短视频 | 77、柯诺

采写 | 柯诺

“这十年以来,我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逐渐走向职业化,从一个爱好者慢慢变成了一个合格的海报设计师。”

因为2016年的《路边野餐》,陆云帆踏上电影海报设计之路。因为创作2020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逢”主题海报广受好评,更多人认识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90后。

陆云帆毕业近十年,至今从事海报设计六、七年。今年对他来说也是忙碌的一年:年初做了《宇宙探索编辑部》入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的海报,之后为《东北虎》《如果有一天我将会离开你》绘制上映海报,前不久设计了《扫黑·拨云见日》的首张官方海报。

除此之外,《塔洛》《暴裂无声》《地球最后的夜晚》《平原上的夏洛克》《梅艳芳》《天才游戏》《瞧一桥》《从21世纪安全撤离》等影片的海报也来自他的手笔。

回首从爱电影到成为电影海报设计师的过程,陆云帆坦言,只有在电影高速发展的这十年,电影海报才能获得如此大的关注。

电影海报就像“一秒钟”的电影,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力,吸引他们走进影院观看。优秀的电影海报不止于宣传电影,也是独立于电影之外的艺术形式。

陆云帆为中国电影画名片,也画出了自己的名片。

1

“大学期间基本上每天都会看电影,经常看一部片子就会想,如果自己做海报会做成什么样子?脑海里就会蹦出各种各样的想法,然后就自学了photoshop,去把它实操出来。”

陆云帆在高中时期就爱上电影,大学学习电视编导专业,学习了一些电影的相关知识,因为从小喜欢画画,对视觉艺术感兴趣,很有敏锐感,他说,“两个一结合,想做海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为喜欢知名电影碟片发行商“标准收藏”(The Criterion Collection)给电影重制的海报,他开始学习、模仿“标准收藏”的极简风,给碟商没发布过的电影设计海报。正是这一看似自娱自乐的尝试,为他之后从事海报设计打下了基础。

陆云帆大学时期仿CC海报设计

2013年毕业后,陆云帆做过剪辑师,和朋友拍过短片,有时候做美术,有时候做副导演,两、三年之后,才在机缘巧合下接触到了他的入行之作《路边野餐》。

陆云帆最早为《路边野餐》制作一组定档海报,他将片中的火车车牌、修车场的破墙皮、舞厅旋转灯等意象单独设计成一张张概念海报,想法创意得到片方肯定,很快通过了他的设计。

到了终极海报阶段,因为欠缺经验和成熟技能,磨了不少时间。“那时候做海报没有现在这么熟练,那一张又需要一定的合成,怎么把一个火车做到水底的感觉,我要先网上搜索,就一边学一边去合成。”

《路边野餐》上映后获得观众极大反响,陆云帆的海报设计也得到业内的关注,随后做了《摇摇晃晃的人间》和《塔洛》的海报,之后有越来越多偏文艺气质的电影找他设计海报。

“我的运气挺好的。”陆云帆从来没有想过会成为一个职业的电影海报设计师,是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推着他不断往前走。尤其2020年做完上影节海报后,他明显感觉到,自己接到的电影项目体量逐渐在变大。

02

重新回看入行以来的作品,陆云帆很喜欢为《地球最后的夜晚》设计的一组人物海报。影片近期发行原声音乐彩胶版,他也将这组海报重置成唱片封面。

这组海报的创作思路是围绕每一个人物和与之相关的意象以拼贴方式进行组接,“组接不是单纯的素材罗列,而是把人物的性格和质感体现出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组接方式产生一些新的含义。”

陆云帆为《宇宙探索编辑部》设计的国际版海报也有类似的组接式创作。影片本身拥有丰富的视觉元素,风格诙谐,陆云帆想到做加法,把一些元素摘取出来整合互动。整张海报的画面构成就由一个电饭锅出发,生成一条DNA链,以由远及近的轨迹串联出影片里的人物和道具,有趣也有内涵。

为《梅艳芳》设计的一组海报,在陆云帆看来很特别,这也是对他很具吸引力的项目。作为受香港流行娱乐文化影响、成长的一代,他在创作时,不仅想把梅艳芳本人和电影里的情节体现出来,也想融入具有时代感的美学特色。

他把电影里一些致敬梅艳芳经典造型的视觉结合到梅艳芳过往唱片的设计风格里,完成一种“双重致敬”。这组艺术性色彩浓厚的海报散发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香港风味。

陆云帆说,目前他比较常设计影片的前期概念海报。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的《不要再见啊,鱼花塘》,其概念海报的设计有一些巧思,“看完片子之后,我觉得它像是一个女孩童年的梦,所以整个海报的视觉上有一点像是隔着小时候玻璃糖的糖纸去看这个女孩的童年。” 

《扫黑·拨云见日》首张海报则是陆云帆的最新设计,“想做一点版画效果,把剧情相关的元素穿插在‘扫黑’这两个字里面,整体画风是比较硬朗一点,有一定的粗粝感。”

陆云帆也设计了不少写实风的人物海报,比如《穿过寒冬拥抱你》的一组单人海报,截取片中角色的“笑脸”画面,活泼的文案都是由他自己手写,字体配色多样、鲜艳,给人以积极、阳光的感觉。

“电影海报不是单纯的电影说明书,它有自己的解读空间,既传递了片子里面的某些内容或特质,本身也有一定的美学风格在里面。”这是陆云帆理想的电影海报模样,它既属于电影,又是影像之外的一种延伸,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鲜活的生命力。

03

陆云帆跟随一部部电影,一边设计一边学习,一步步累积经验、收获成长。

“以前有的时候眼高手低,想法很好,但实操跟不上。我可能花了四、五年时间才把边界拓宽,提高了执行能力后可以应对更多项目了,产生自己对于不同类型的项目的处理方式,慢慢觉得自己可以真正成为一个靠谱的海报设计师。”

在这个行当里,有以一系列作品出圈、被媒体称赞为“中国电影海报设计师第一人”的黄海,有为《战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等爆款大片设计海报的赵力,也有像陆云帆这样正在迅速崛起的年轻一代。

虽然现在电影海报设计师越来越多了,陆云帆认为这还是一个相对冷门的职业,他希望能有更多同好一同加入这个行列,为中国电影做出更精美、更有创意的海报。

陆云帆好学,最近他刚买了一本视觉艺术大师,也是世界著名电影海报设计师汉斯·希尔曼的画册,想感受、学习他“复古、有辨识度,用极少的笔墨去传达一个有意思的概念的风格”。因为海报需要手绘,也让陆云帆更加喜欢上画画,想去创作属于自己的绘画作品。

陆云帆不是一个对未来特别有明确规划的人,他坚信“做好现有的东西,是会被看见的。”现在他签约了一家影视公司,公司给他配备了一间工作室,招有一名助理。他手头上一般同时不会超过三个项目,在稳定的工作环境与节奏里,持续挥洒他天马行空的视觉想象。

“我不希望风格一成不变,所以有些项目好像可以激发一些和以前不一样的创作空间,我就会去接。”陆云帆想产出更多不同类型的海报,能够发挥他的喜好,不让作品陷入同质化。

这十年,国内电影海报越来越承担像名片一样的功能,作为参与者与见证者,陆云帆希望“未来电影市场能越来越繁荣,观众能一如既往支持电影,去电影院看电影,电影海报设计才可以有更好、更多元的发展。”

/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