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菡英

被爱奇异“迷雾剧场”的精彩预告吸引着,被肖央和董子健这对票房保证的搭档吊着胃口,虽然16集的剧集更新速度着实比剧情本身还要令人感到“悬疑”,但是好在,期待许久的《谁是凶手》在抽丝剥茧之后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剧情从第一集开始一上来就是一个杀人案,而且是连环杀人案,案发之后,警察到达现场,这一系列熟悉的场景让看着TVB刑侦剧长大的一代观众们,有了一种扑面而来的久违了的观剧体验。

但是和TVB刑侦剧相比,它又有着分辨率更高的剧集模式。

随着第一天加入重案队的新警冷小兵在案发现场面对凶手因胆怯没能及时开枪导致凶手逃脱,并且眼睁睁目睹了同门师兄和受害人一同死去局面的发生;随着受害人夏金兰情如母子的学生7岁的夏木也目睹了穿制服的警察拿着枪走进屋子里,却放走了犯罪嫌疑人导致老师被害,线索分别展开又在17年之后因为夏木以警本专业前三名的成绩毕业来到海舟市刑警队报到而重新汇集在一起。此时的冷小兵已成为海舟市刑警队重案大队的队长。这两个因为同一起案件背负了不同命运和情感重荷的人物,从这一刻起注定要随着剧情继续交织在一起。

在TVB刑侦剧集里,观众是站在警察的视角上去看命案侦破的,警察与案件基本没有任何关联。一个受害者死了,不管它有多么残忍和离奇,警察只是利用各种刑侦手段开展调查,最后将凶犯绳之以法。这其中,观众对于死者通常是有距离感的。而《谁是凶手》虽然也是以警察破案的视角展开,但是它通过案子未破,愧疚、创伤与“不抓到凶手决不放弃”的执念等等巧妙设定,使得观众通过与主要人物产生共情而获得一种代入感,这实际上就是在和观众之间产生“互动关系”。这种人物关系的搭建和基本设定环环相扣,并由此引申出了层层递进的悬疑剧情。

作为悬疑剧最显著的特征,“心理疾病”始终是这类剧集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类型剧的典型代表,刑侦剧的叙事模式相对固定,通常是通过深挖犯罪动机和探究凶手的内心,使得嫌犯的心理病症渐渐浮出水面,最终也会在真相大白时将凶手绳之以法。

在这部剧集里,所有人都属于一个生态系统,警察、凶手、死者、心理医生、病人、失去亲人的孩子、受害者与被害者,家庭问题、童年创伤、自我认同,从小到大,从微观到宏观,《谁是凶手》都有涉及。而且,这些关系并非平铺直叙,它们呈网格状连接,所有的果都有着它的因,所有的因也都有果来承载。

剧集里忍无可忍用剪刀刺死丈夫的女人曹瑛侠,长期被丈夫精神控制以至于本来正常的人却认为自己精神失常。追根溯源是她丈夫没有从她那里获得过真正的情感而率先患上了心理疾病——通过折磨别人而获得快感。

这一点被赵丽颖所饰演的心理医生沈雨一眼识破,因为她就是通过这种精神控制的方式操控她的病人,以试图帮助她的“父亲”脱罪。而实际上,沈雨也是这样被那个冒名顶替的“父亲”操控着,一边那个“父亲”不断地让她感受到父爱就在身边,一边还不断地被提醒“父亲是个杀人凶手”。一边接受爱,一边接受伤害。心理医生患上心理疾病是最为普遍的,沈雨也毫无例外地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也因此,她在帮助警方分析病人时,不断地刺激曹瑛侠,并不自觉地表现出扭曲的狂笑。

但是,以应激性创伤心理障碍、童年创伤等这样主流的心理分析和心理疾病作为悬疑剧的卖点,也着实缺少了点新意,带给观众的观剧体验多少会有些“审病疲劳”之嫌。

诚然,以《谁是凶手》这样简单直接的文字作为片名,让人一下子就能猜出剧情的大概走向,那就是不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凶手是不会早早浮出水面的。也因此,从前四集开始剧情就似明似暗地引导观众朝着沈雨的父亲沈海洋就是连环杀人案凶手这条线索去猜测,并辅助一些偶尔闪回的童年片段,资深观众是完全可以采用反向推理法去破解的。

近一段时期以来,“迷雾剧场”的标签基本上也可以称得上是品质的保证了。近年来悬疑作品的不断盛行,剧本杀游戏的大行其道,都使得谜团设置类题材的作品倍受青睐。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刑侦剧,如果少了一些情怀的东西,它的成色就会趋向于简单,就会缺少一些真正能“触动心弦”的东西。而这,也是刑侦剧集相对“不固定”的叙事模式的精华所在,即所谓塑造主要人物的“魅力人格”。

相比以往讴歌警察的文艺作品,《谁是凶手》没有丝毫刻意展示公安工作的辛劳,但是当剧集的最后,一切都结束之后,冷小兵和夏木坐在街边的小摊上对斟自饮时,他说“从来没觉得这么松快过……”他终于能够放下自己当年因为胆怯放走凶犯而背负了17年的枷锁,那一刻,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深植于他内心的使命与责任感所发出的光芒,才是最动人的。

(作者单位:哈尔滨铁路公安局)(陈菡英)

(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