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非利亚

这是让人无比焦虑和悲观的一周。本周末,推荐给大家几部以战争为主题的电影。

往往只有将视角聚焦到战争背景下一个个具体的人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战争的无奈和苦痛。

这些影像,在警示和平的珍贵。

疫情和战争的双重苦难,让糟糕的现实变得更加糟糕了,这个世界还会好吗?我开始不敢回答。

但我仍然愿意相信,和平会到来,人类依旧能够成为一体。

Imagine音乐:John Lennon - Imagine

影院篇

《狙击手的战争》

上线时间:2018-2

豆瓣评分:8.2

类型:战争/纪录片/83分钟

看点:

“这里的猫都有脑震荡,不能像其他地方的猫一样发出声音;

一位老妇人站在枯草疯长的墓地前,眼神空洞地看着远方说:真恐怖......”

《狙击手的战争》是一部战争纪录片,其中有许多画面都让人动容。它讲述了2014年,乌克兰战争爆发,一位名叫德基的建筑工人自愿参军,重新拿起狙击枪,再次成为了一名狙击手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就记录了他在这场战争中的生活和见闻。

▲《狙击手的战争》剧照

镜头下有痛苦、悲凉以及疲倦,那是战争下大部分普通人的真实状态。

最真实,也最痛心。

《狙击手的战争》站在士兵德基的角度去看北约与俄罗斯的矛盾。导演选择用纪录片的形式展示了战争中士兵的日常,和普通人对和平的愿望,观众也得以清晰地窥见平民在战争中的生活。

▲《狙击手的战争》剧照

这种真实镜头,不似剧情片讲故事的精巧,但其扑面而来的真实感,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紧张和残酷。

最推荐看的一部片子。

《远方的狗吠声》

上线时间:2018-3

豆瓣评分:8.5

类型:丹麦/纪录片

看点:

如同电影《穿条纹睡衣的男孩》《美丽人生》和《乔乔的异想世界》一般,以儿童视角呈现的战争故事总是格外让人痛心。

本应健康快乐成长的他们,被迫卷入无尽的战争中,只剩下充满了战火和暴力的童年记忆。

《远方的狗吠声》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祖母一起面对战争的故事。

▲《远方的狗吠声》剧照

这部纪录片将镜头转至战争背景下的普通人家,十岁小男孩奥列格和祖母一起住在乌克兰东部。炮火袭击的声音不时传来,社区里许多居民陆续搬离,而奥列格一家无处可去。

奥列格时常和周围的男孩一起去野外,有一次,他拿起枪支射杀了一只青蛙。向来宽厚的祖母,斩钉截铁地教训了他。

战争中,日常的生活充满了血腥的裂缝,平和显得格外珍贵。

《远处的狗吠声》里,天空似乎总是阴沉的。远处的狗吠声和炮火声参杂在一起,在同样寒冷的冬季,除了相依为命的亲人和朋友,生活似乎总是无望。大人无奈,十岁的小男孩也变得忧郁沉默。

▲《远方的狗吠声》剧照

孩子在战争中处境如何?

纪录片与现实的对照也令人心痛。

近日,一张拼起来的截图在朋友圈里被发了无数遍——一个从乌克兰东部地区被迫撤离的6岁小男孩,和奶奶一起被安排住在汽车旅馆里。他笑着对镜头说,“我喜欢和猫一起待在家里。”

纯真孩童的小小愿望,在近日的战火中,显得格外扎心。

给孩子一个和平的世界,本应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的愿望。

《顿巴斯》

上线时间:2018-5

豆瓣评分:6.3

剧情/121分钟

看点:

《顿巴斯》由谢尔盖·洛兹尼察导演拍摄。他用独特的拍摄方式,拍摄出了顿巴斯混乱的状况,摇摇晃晃的镜头让观众一时分不清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的世界。

▲《顿巴斯》剧照

《顿巴斯》讲述了一场爆发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的战争。在这场战争里,衍生出了军事冲突、犯罪行动以及分裂主义者主导的大肆掠夺。顿巴斯时常爆发战争,暴力和仇恨变成了人们自我表达的途径,顿巴斯充满了死亡的威胁。

▲《顿巴斯》剧照

《顿巴斯》呈现的生活是无法想象的。影片一点点拼凑出战争给一个地区及其人们带来的影响,异类者成为景观,群体的暴力成为常态,所有人显得麻木又虚浮。

正像这部片子的简介所说,这部片子讲述的并不是一个关于某个地区、某个国家或某种政治体系的故事,而是一个展示关于迷失于谎言与真相中,试图去寻找自我身份的失落的世界。而这事关我们每一个人。

▲《顿巴斯》剧照

从技术和叙事方面来看,影片还有许多不足,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去了解战争给一个国家、一座城市以及城市里的每一个人带来的深刻的影响。

《吾等何处去》

上线时间:2011-9

豆瓣评分:7.9

剧情/喜剧/110分钟

看点:

《吾等何处去》,这部电影从女性视角看待战争。

它讲述了一群妇女打出反战旗号,并且身体力行反战的故事。

电影由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2019年,她的作品《何以为家》获得众多国际电影节的提名,这位导演也受到了许多关注。

▲《吾等何处去》剧照

《吾等何处去》,画面一开始,一群妇女捧着心爱的男人的照片正向着村庄里的墓地前行。

照片上的男人都因为无意义的战争失去了生命,只独留下他们的家眷,在村庄里辛苦地生活。

▲《吾等何处去》剧照

在战争开始前,这一群女性就为反战做了不少努力。面对村庄外因宗教分歧而引发的战争,她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切断一切能够接收到这个消息的渠道,还试图转移男人们对战争的注意力,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信念。

然而,她们最终还是没能阻止事情的发生,想要维持和平的心愿破裂了,“男人们的战争”开始了。

▲《吾等何处去》剧照

电影片名《吾等何处去》的含义,则是在拷问电影以及现实中的所有人:面对这种分歧我们该如何做抉择?无意义的战争除了让无辜的人为之丧命,是否有更大的作用?

▲《吾等何处去》剧照

影片中,女性的思考和包容非常吸引人。

从女性的角度看待战争,更多的是暴力之外的思考,她们不断为和平付诸努力,小镇女人们,也在用自己的“妇人之仁”为和平争得一丝可能的空间。

《波斯语课》

上线时间:2021-3

豆瓣评分:8.1

剧情/127分钟

看点:

为了活下去,你做过最不可思议的事什么?

这部电影的答案是:创造一门语言。

《波斯语课》讲述了一个看似荒诞,却令人震撼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1942年法国的过渡营,大批犹太人被羁押在此,等候运往波兰的集中营。

一个比利时犹太人在逃亡瑞士的路上被抓,却因为一本路上偶得的波斯语书逃过一劫:营地有位上尉需要一位波斯语老师,他就这样冒充起了波斯人,一边帮厨劳役,一边造词教学。

以集中营为背景,以假语言为纽带,一个温和的军官,一个绝望的囚犯,开始了一场猫鼠游戏。

▲《波斯语课》剧照

当军官的单词需求量从每天4个到每天40个,当这个囚犯吉尔斯不小心念错单词差点露馅,当一个真正的波斯人出现在营地……

整部电影的叙事,宛若一部心理惊悚片,在荒诞的幽默感和死亡的沉痛感中,讲述一个二战集中营内的泣血故事。

▲《波斯语课》剧照

最后,电影才揭晓,吉尔斯自创的这个“波斯语”语言系统,并不是胡编的,而是以集中营中关押的犹太人的名字作为词根建立起来的。

当吉尔斯泪流满面地念出他们的名字时,因为拥有了名字,那些陌生的失去了生命的犹太人,便不再是无名之辈。

二战相关的电影很多,在这一部里,苦难不是数字,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令人心痛的人。

▲《波斯语课》剧照

《波斯语课》中所呈现的战争疲惫感很强烈。被关押的犹太人看着身边的朋友接连失去生命,暴戾的军官想要去德黑兰开餐馆,身处战争中的人都在渴望结束这种不安宁的动荡生活。

“风把云送向东边,在那里,处处是渴望和平的灵魂。”

很多年前,无意间翻开一本名叫《黑镜头》的摄影书,那一张张刺激视觉和大脑的照片,提醒着人类迄今为止所经历的战争苦难。

残缺的身体、无家可归的人们、被破坏的家园......数不尽的悲惨现实被记录又被遗忘。

一旦出门后便无法保证安全回家,成了战地人民心照不宣的事实,双亲的消失也变成社区的固定家庭结构,最终他人看见的,也许只是冰冷的统计学数字,但对于当事人,任何牺牲都无法被赎回,无论是否拥有意义。

战火在蔓延,人与人相关。以上的电影都是共同的主题,提示了同一个道理:战争给平民生活带来的毁灭和苦难是不可挽回且不可想象的,和平尤为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无比渴望那天的到来。

冬奥会时燃烧在鸟巢上空的“one world one family”还只是在上一周,我们期待的“乌托邦”不应该离我们越来越远。

愿和平鸽常驻,愿世界变好,愿我们还能无隔阂地拥抱。

作者 | 非利亚

编辑 | 季 洁

排版 | 乔八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