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小万家族的@鬼脚七
电影唯一的作用是让生活变得比电影更有趣
这一期【图话】,我们来看一张能代表“华语电影”高光时刻的合照。
照片中的这一时刻,如今看来既是满满感慨,又让人不禁再次期待。
这张合影拍摄于30年前的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颁奖礼上,左边是“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飞导演,而右边则是大家都熟悉的李安导演。
1993年,谢飞拍出了新作《香魂女》,故事讲述一个受困于传统家庭和礼教的女性,不自觉也成为压迫下一代女性工具的悲剧故事。
身为前辈,谢飞在这部作品中对于禁锢人性的传统桎梏的批判并不亚于第五代导演,斯琴高娃的表演也完美诠释了一个身处传统中的母亲、妻子的人物形象。
同一年,李安拿出了他经典的父亲三部曲之二《喜宴》,故事发生在美国,讲述的是一对父子之间的冲突和和解的故事。
即使背景在异国他乡,也加上了“时髦”的LGBT元素,但是《喜宴》的核心依然是关于传统和当代如何共处,东方文化中的父子如何彼此理解。
这两部作品,一部是沉重的悲剧,一部则轻松很多;一部主角是女性,另一部是男性;一部根植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一部发生在大洋彼岸,但是都不约而同关注了同样的问题:中国文化,要朝向哪里去?
在1993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香魂女》和《喜宴》共同获得了最高奖金熊奖,于是有了照片中谢飞和李安两位导演携手分享金熊奖杯的经典瞬间。
90年代初期,正是世界影坛都在关注着华语电影的时代,“第五代”的崛起、中国台湾新电影的成熟、吴宇森远赴美国,华语电影展现出了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全能姿态”。
在这样的语境下,《香魂女》和《喜宴》或许正代表了华语电影在面对世界时候的两个不同侧面,既有反思和批评的自省,也有放开拥抱世界的从容。
而更具有象征意义的是,来自两岸的导演共同获得金熊奖,更成为“华语电影”作为一个整体的最好代表。
如今,谢飞导演已经退居幕后,更多时候奔波在各个电影节,为新人保驾护航,而李安导演则依然尝试摸索着更新的创作道路。
两岸电影人的携手并肩,不同风格作品的百花齐放,这才是我们期待的华语电影的明天。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