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寸阳光都跳跃光影的火热日子,大众电影百花奖甲子盛典,跨上咱们江城的大桥走过来,该激活多少久违的记忆?

曾经,一场电影,就是全民的节日,就是孩子的狂欢,就是恋人的隐秘。特别是那个呼啸而至的转型年代,一切随着拨乱反正迅猛复苏,电影当之无愧扮演了最早的报春使者,只需一部《洪湖赤卫队》再上银幕,如同主人公韩英大声喊话“回来啦”,我们的光影岁月回来啦。

1977年开始,空白十多年的银幕忽地爆棚,老电影重映,新电影亮相,外国电影涌入,20岁出头正青春,有幸遇到了电影盛宴。翻出老日记,1979年前后时断时续的24个月中,仅仅是写下观感的影片,就达60部之多。

最早看到的重映片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日记留痕在1977年1月17日。《东方红》1964年风靡全国,人们记忆犹新,迅即再现热潮,找回当年欣喜。《东方红》领头造势,颇为智慧恰到好处,实现政治环境的起承转合,光影隧道一下打开了。不敢想像,我居然有一天看三部电影的“创纪录”。1977年1月31日日记:“今天,一连看了《天山的红花》《征途》《初春》三部故事片,确实受益不浅。”寥寥数语,仿佛“初春”气息的写照。三部片子逐一留下观感,占了两页半篇幅,但前面还有这么一段“导语”:“看电影,是一个人业余文化生活中的重要活动,不仅能得到艺术享受,而且能受到政治教育”,打下了历史烙印。

两个多月后的4月5日,又看了一次《征途》,这样的情形不是特例。《勐垅沙》相隔时间更短,4月2日一次,29日又一次。《第二次握手》呢,短得就在前后场。1980年10月9日日记:“真是趣事,刚刚看完《第二次握手》回家,她又约至影院第二次观看《第二次握手》。”

第二次看《勐垅沙》,由同学约到天津路武汉文化俱乐部露天剧场,惊喜的是“剧终”之后又接着放《槐树庄》。回家时,公交车都收班了,两人步行一个多小时,不知不觉尽在电影情节的回顾中。

连看两场电影也不稀奇,接下来的7月3日日记:“应夏学诗之邀,游览中山公园,并观看《暴风骤雨》《永不消逝的电波》。”那时的电影院,就是这样用“连场”,为一度的文化荒芜加倍“还债”。

翻来覆去看“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我们也实在是渴了,有机会岂能错过?因此,《家》看了两次,《早春二月》看了又收听广播电台的“录音剪辑”,还找来柔石的原作小说《二月》重温,最大化享受觅得的精神食粮。

从日记的记载看,不少电影与同学、同事、表哥相约观赏。遇到“一票难求”,大伙查报纸广告,不惜奔走三镇,好几部电影是跨越长江大桥,远至武昌解放路人民电影院、中南路建筑展览馆才一饱眼福的。

颇感意外的是,我居然看了一溜儿戏曲片,京剧、昆曲、越剧、汉剧、黄梅戏、河北梆子,涉及多个剧种。1978年10月13日和18日,连看《天仙配》《穆桂英大战洪州》。1979年1月11日至2月2日,连看《追鱼》《宝莲灯》《尤三姐》,其中《追鱼》《宝莲灯》相隔三天。此外,还有《野猪林》《十五贯》《二度梅》《柳毅传书》应接不暇。本是小青年一个,为何如此沉迷“老戏”?只能说家传的基因,相逢东风而“野蛮生长”,奠定了对戏曲艺术的不倦热爱。

尽管如饥似渴,但看什么片子,也有些讲究。一般“打仗的”战斗片挥手告别,钟情主题深刻的“文艺片”,更偏爱知识分子题材。日记中,重映片《林则徐》《甲午海战》《家》《青春之歌》《早春二月》《暴风骤雨》《永不消逝的电波》《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新拍片《残雪》《庐山恋》《雾都茫茫》《蓝色档案》《第二次握手》《天云山传奇》,几乎可以组成一个电影片名画廊。

追电影,一定是同追影星相得益彰的,叠加营造双重乐趣。每当有“二十二大明星”和名角出镜,那得想方设法“搞票”一睹风采。《家》孙道临、王丹凤、张瑞芳、黄宗英,《永不消逝的电波》孙道临、袁霞、王心刚,《早春二月》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青春之歌》谢芳、于洋、秦怡,《勐垅沙》王心刚,《槐树庄》胡朋,《我们村里的年轻人》金迪、李亚林,一出场便引爆久压心底的欢呼。

追电影和追星,不单为着艺术欣赏,更是为着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就像《早春二月》中陶岚向肖涧秋求助:“请教给我做人的知识,最有用的知识!”急于从电影中汲取力量,充实自己的精神装备。

这样,日记中的观感,更多不是表达艺术鉴赏,而是捕捉心灵感悟,反哺自己成长。

1979年1月17日:“《早春二月》——我把你誉为最好的影片。因为,你符合我二十余年经历孕育的三个标准:一、反映青年生活的,二、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三反映人生课题的。影片太感动人了,剧终时,我真想大声呼喊几声‘早春二月’!‘早春二月’!我相信,我更会记得肖涧秋的一句话:‘人活在世上,就是与命运苦斗,绝不退让。’因为,这给了我信念、毅力和振奋。”

1979年5月4日:“青年节,观看故事片《青春之歌》,满怀激情。一个女性,能在颠沛流离的生涯中,能在命运之神的捉弄下,在几乎对人生绝望的情况里,为自己闯出一条光明的路,为社会贡献力量,她的青春,难道不是美好壮丽的吗?”……

似乎可以说,转型年代从电影开始拉开序幕,因为它最接地气,最有人气,最易家喻户晓,最能感同身受。感谢电影,让我充实和愉悦,走在奋进的路上,记取生活的馈赠,耳边仍在轰响曾经的时代潮音。(罗卜)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