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陈思诚编剧和导演的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上映了,票房不错,但评分只有4.9分。

这部电影真有这么差吗?还是因为它在上映的时候没有告诉大家,它其实是一部儿童片。

《外太空的莫扎特》其实是一个带着儿童视角照顾儿童观影感受的故事,有着非常鲜明的为儿童观众服务的意识。

电影中的人物,除了主角任小天和莫扎特之外,大多数都是孩子,就连黄渤、姚晨和范伟饰演的成人角色也都是服务于这些孩子的。在电影里,他们基本是围着这些孩子团团转。

显然,这部电影和陈思诚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再去看《外太空的莫扎特》,可能会放下很多执念,消除很多情绪。

《外太空的莫扎特》的故事并不复杂,来自某颗即将覆灭星球的特使莫扎特,附身到地球上一个毛绒玩具上,通过操控这个玩具,莫扎特和任小天完成了一系列的城市冒险。最终任小天也完成了和朋友还有家人的和解,还有共同成长,莫扎特也完成了使命,把自己故乡星球从即将覆灭的命运中拯救了出来。最后他和地球依依惜别,荣归故里。

电影主线故事并不复杂,却容纳了许多复杂的议题,如家庭关系、父母的期望,寄托艺术与科技的关系等等,同时容纳了奇幻、喜剧等元素。

但最能引人关注的还是故事里的家庭关系,还有父子和儿子的一场现世博弈。

这场博弈其实是从儿童的视角感受出发的,所以在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让我们很容易进入任小天的儿童视角,重温我们成长过程中的那些烦恼和喜悦。

任小天是初中生,他生活在一个我们很熟悉的非常典型、有温情也有压力的家庭环境中,他的父母因为各种问题离异。任小天跟随黄渤扮演的父亲任大望一起生活,而任大望,本来有一个音乐理想,因为现实的压力,只好放弃,选择了一个和音乐毫不相干的工作。最后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任小天身上,让他苦练钢琴。尽管任小天的愿望是成为天文学家,对钢琴并不感兴趣。

任小天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饱受折磨,情境却完全没有进展,他的天文梦反而被一次次的无情打压,最后几经崩溃。

在任小天和父亲的多次对话中,让我们再一次的重温了经常在家长嘴里听到的那些话,例如我都是为你好,或者我能害你吗?这都是家长们使用的典型话术,已经被教育和心理领域的专家无情的进行过批评和批判。但是每当一个人成为家长的时候,还是会自觉不自觉的使用这些话术。

任小天同样深陷其中,并且开始怀疑自己的自主性,还开始否定自己愿望的合理性,努力的去理解父亲,相信父亲,被动的接受父亲的安排,甚至把父亲给予的任务完成的很好,以此来获得父亲的认可。

中国的孩子基本都是在这种期待中长大的。所以在看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地就能进入任小天的儿童视角去重温那些感受。

黄渤扮演的任大望看起来是成年人,但他其实也携带着一个隐蔽的儿童视角。因为他和范伟扮演的父亲之间存在同样的问题。

任大望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摇滚明星,却遭到了父亲与各界的反对。有了任大望的故事。我们就能想到,他也曾经是孩子,他的愿望被阻止了。这种愿望被阻止之后就像滚雪球一样,变得越来越大,成了他最重要的人生驱动力,也成为他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最重要的包袱,于是整个故事的焦点都变得简单了。

任小天会不会走任大望的老路,任大望会不会醒悟而放弃他的执念呢?最终,任大望放弃了他的执念。但这需要一个契机,在任小天的一次有惊无险的失踪之后,任大望恍然发现,儿子的生命安全才是重中之重。于是放弃了曾经的主张,把任小天自由选择的权利归还给了儿子。

与此同时,任小天在莫扎特的陪伴下,奇迹般地赢得了钢琴比赛的冠军,还得到了钢琴家郎朗的肯定,并被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学破格录取。

显然父亲为他规划好的音乐人生已经有了梦幻开局,或者说已经部分的实现了。任大望之所以解开心结,其实有复杂的原因,看起来是因为任小天的失踪,让曾经执迷不悟的父亲幡然悔悟,但实际上是因为他未曾实现的愿望,已经通过任小天得以实现了一个。

故事能够这么痛快的实现愿望,能够这么痛快的和解,足以说明他其实是给孩子看的,孩子期待被重视,孩子也期待得到奇迹般的机会,孩子们也希望一切委屈、误解都能够在一个瞬间就层层脱落,这会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极大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