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解锁更多好玩的版块~~~
又是这样......
本土评分巨低,口碑也很差。
国内观众不仅给出高分,口碑也不错。
海外剧本土和国内口碑、评分两级分化的现象不是个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国产观众和海外剧那些事。
画风还是之前熟悉的模样。
故事也比较简单——温暖的大白活跃于镇子的各个角落,随时随地关心着大家的身体健康。
其中包括强制让脚受伤的咖啡店店长休息,
让鱼类过敏的餐厅老板换菜品,
让害怕水的人走出恐惧,
甚至会坚持不懈追着误吞了耳机的小猫咪,让它吐出耳机......
把它当做一部普通的动画短剧来看,从故事到画风,都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嘞,和14年电影上映后的高口碑、高评分不同,烂番茄打分人数不怎多,评分也不高。
国外网友评论也都是清一色的差评。
(来自机翻的评论)
被批判最多的剧情点是这样的
大白帮助女孩面对第一次生理期。
女孩第一次生理期时,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出现了什么问题。
也害怕、恐惧、甚至有些迷茫,躲在厕所不肯出来。
这时候大白出现了。
帮女孩挑选了市面上所有的卫生棉,并且安慰她这些没什么的。
这个故事被欧美观众吐槽不适合小孩子看,价值观错误。
但是小剧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相比大部分情况下谈性色变的我们来说,用大白去超市帮女孩买卫生棉时大家的行动,告诉所有人,这不是一件丢脸的事。
经验足的女性推荐好用的功能性产品,有爸爸推荐女儿用过好用的产品。
用一种所有人都积极帮助的状态,告诉所有女孩子,第一次生理期没什么可怕的。
那不是绝症,也不用觉得丢脸。
不过,这个故事中,隐藏的lgbt群体也被照顾到。
这段剧情引发了很大争议。
到底是照顾lgbt群体?还是隐藏多元性别的设定,让小朋友们从小打破偏见?
争议很大。
除此之外,就是被吐槽的街头飙车情节。
吐槽飙车这么快还不停下,违反交通安全。
就......非要这么抠情节设计,确实有问题。
只是,从《大白》的评论里,想探讨一个问题——
观众追剧,真的能进行不同观点的交流吗?
《大白》作为一部动画改编作品,如果不去强行带着放大镜去看隐藏在其中的lgbt群体,及街头飙车问题。
不管是大白坚持不懈帮助别人,还是咖啡店老板娘休息时大家对她的理解,又或者大白没电后,所有被它帮助过的人/动物想办法救它出来......
画面没有过多血腥暴力,立意温暖治愈,并无太多BUG。
只是,总有观众接受不了某些元素改编,去否认剧集。
类似的问题,再来看看韩剧《雪滴花》。
站在我们视角,将其当做一部年代爱情剧来看的确没毛病。
选角上,男帅女美。
故事上,动乱年代女大学生和逃亡特工恋爱。
《雪滴花》最大的问题在于韩国观众认为编剧魔改了故事背景的历史,用通俗一些的话来解释,为坏人洗白。
因此,从播前到播后,韩网的争议一直没停下来过。
为了减轻韩网“众怒”,韩剧首次在首周播出了3集。
但,魔改历史的争议依旧没停下来过。
剧终之后,才收到没有问题的判断,目前JTBC电视台进入起诉捏造并散步《雪滴花》歪曲历史谣言网友的阶段。
站在客观角度,剧播完才能得出“没有问题”的结果。
那么是否和“熬过几集就好卡”的定律类似?
如今快节奏的追剧环境给不了观众“熬过几集就好看”的耐心。
剧集一开始不能吸引观众眼球,是不是也需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呢?
如今的追剧环境远没有早前轻松愉快。
当大部分网友觉得一部剧好看时,似乎不允许任何评论去批判太它的不足。
《华灯初上》的确突破了题材限定,拍摄了底层女性的生活和自救。
但,最后的最后,还是陷入了“大女主”的怪圈。
《鱿鱼游戏》的确在画面布景上带给观众足够强的视觉冲击,但内容、游戏环节经不起细细推敲。
《地狱公使》完全迎合欧美受众,通篇采用隐喻,剧情设定云里雾里。仍旧有不少观众努力“反思”,是不是自己烂剧看多,接受度下降?
但凡有不同观点吐槽它的不足,便会被指责尬黑。
这种发布不同观点意见,被群起而攻之的现象频繁出现在海外剧,尤其是火到国内的爆款海外剧。
有些时候,真不能因为它是一部破个性的作品,就不顾内容跟风给好评。
当然,在如今的追剧节奏下,并不是所有人看剧都能进行二刷或者三刷。
所以,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是
究竟是国内观众对海外剧的滤镜太重?
还是国产剧限制太多,观众的追剧要求降低?
剧能说
了解更多新剧资讯,尽在剧能说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在看”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