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华语恐怖片《咒》终于来了!

肉叔第一时间看完的感觉却是。

战战兢兢。

包括写下这几个字的时候。

因为电影里说,你了解得越多,所受的诅咒也就越深。

那我要写一整篇文章来拆解这部电影,岂不是撞正枪口?

死就死吧。

怎么着也得把心里想骂的话骂出来。

简单一句话:

这部电影就是个圈套!

《咒》的故事其实很简单,一共分为两条线。

六年前和现在。

六年前,我们的女主角若男和两个小伙伴阿东、阿原组成了一个叫“破鬼特工队”的小队。

美其名曰探秘各大恐怖地点破除迷信,其实是为了发在网上获取流量。

这一天,他们来到了阿东舅公所在的山上。

参加了一个叫“拜拜”的仪式。

但实际上,是探险一条传说中不可以进去的地道。

台湾乡土多迷信,这里也是。

村里人信仰“佛母”。

具体的表现是,用手比划一个与“八方天”相反的手势。

以及口念一句叫“火佛修一,心薩嘸哞”的咒语。

千万别跟着念,信我,后面会说

谁知三人刚到就被来了个下马威。

仪式上,一个年长的婆婆说:

你肚子里的小孩

有名字也要奉献给佛母

什么意思?

若男此时已经怀孕了,给孩子起了名字叫“陈乐瞳”。

也就是从此刻起,陈乐瞳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以后不准再提,连想也不可以。

若男看着祠堂里摆放着红色的灯笼红色的蜡烛,觉得异常诡异。

思来想去,三人决定离开这个地方。

但临走前,却被一个小女孩发现了。

女孩问:

你想不想去一个好玩的地方?

本来他们过来就是探秘的。

有这样的好事何乐不为?

于是众人欣然接受。

然而。

就在地道入口处,他们听到了隐隐的孩子哭声。

为了安全起见,阿东和阿原决定先进去,若男在外面等待。

果然。

不作死就不会死,一会儿,有人冲出地道。

大惊失色,头也不回。

是阿原。

若男追着阿原来到村里,看见村子里的人们身上都写满了奇怪的符号。

有人的身上起火,站立不动。

若男喊阿原,阿原恐惧异常:

不要问啦

然后跌落而死。

而阿东呢?

后来我们知道,他撞墙而死。

若男大惊失色,急忙开车离开。

之后,她试图忘掉那段痛苦的回忆,也为了不连累腹中的女儿,将刚出生的女儿交给了谢启明收养,他给女孩起名朵朵。

六年后。

若男觉得有所好转,于是找到启明重新拿回了朵朵的抚养权。

但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还记得六年前那个诅咒吗?

婆婆说,要让若男把肚子里小孩的名字“陈乐瞳”奉献给佛母。

于是,当她再次教会写朵朵“陈乐瞳”的名字时,一件接一件的怪事又发生了。

先是女儿能看到一个叫“怪怪”的人。

接着阿嬷突然吞铁棍自杀。

为了弄清楚事情的原因,启明来到云南去拜访一位懂得符文的法师。

但若男等来的并不是事情真相,而是。

启明自杀的视频。

身旁的一个个人又在不断地死去

我们正在为若男和朵朵的处境担忧时。

没想到。

《咒》的结尾给出了一个巨大的并且令人细思极恐的反转。

听上去会是个很普通的鬼故事?

没看到结尾前,肉叔也是这么想的。

《咒》的身上有三大标签:

真实事件改编、民俗恐怖、伪纪录片。

我原以为,这就是《咒》吓人的全部。

咒的故事原型是发生在2005年。

高雄医学院一家6口人集体中邪。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六口之家突然一起信奉了某种宗教,最后长女死亡。

但五名家人一直认为长女没有死,于是把尸体一直放在家里,直至妈妈称“被长女的鬼魂附身”,方知搞出人命。

一家人集体精神疾病?

精神科医生就是这么觉得的。

但你想想,一家六口集体精神病的几率会有多大?

导演柯孟融改编这样一个故事,显然看中的不是这个故事的伦理,更不是什么妖魔附身的传说,而是“迷信”。

不仅仅是不进食这么一件事

台湾这个地方,真的是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迷信。

在接受采访时,柯孟融回忆过自己的童年时光。

他小时候会经常听起大人告诉他,有个亲戚在信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你最好离他远点。

因为相信“奇奇怪怪的东西”便要“敬而远之”,其实是人内心的恐惧。

最吓人的事物永远都不是可以拍出来的,而是人脑中所想的。

人们最恐惧的,永远是未知。

甚至于,对于原本熟悉却再次变得未知的事物,会感到更加恐惧。

就像信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的亲戚。

就像电影中那个反复出现的奇怪仪式。

导演说:

“不应该靠近”可以比喻成“有毒”,“有毒”就会“生病”,也就是被诅咒。

所以你看。

新闻里的这一家人显然信奉着一个“宗教”,但人们觉得荒唐,觉得他们是“生病”了,这便构成了一个现代视角与传统文化的冲突。

所以。

简单来说,柯孟融想拍的就是一个“不得不信邪”的故事。

就像影片中的“破鬼特工队”,要破除迷信,结果纷纷中邪,无药可救。

就像看到电影结尾,你不得不打五星好评,吸引更多人来看,然后骂娘。

为什么?

好,终于可以说到重点了。

那句咒语。

火佛修一,心薩嘸哞。

记不记得肉叔提醒的那句话:千万别跟着念。

否则,你会骂娘。

因为导演最后告诉你,这句话才不是什么祝福。

而是诅咒:

福祸相倚,死生有名。(把诅咒分担出去)

只要你念了这句话,就中了咒,如果你还跟着做那个手势,那么被诅咒得就越深,你要是像肉叔这样,仔细回想剧情,还把这些写下来,那就是彻底没救了……

整部电影就是一个大圈套。

满满的恶意啊!

好吧,淡定,淡定,不过是电影而已。

但也是这个原因,我才知道为什么影片要选用伪纪录片的方式。

因为有参与感。

就像下面这个画面,可以定格,可以回放,是可以增加现实感的。

而这,也正是导演想要的。

他不是想你在影院里被吓得一惊一乍。

而是走出影院大骂一句:我TM被骗着参加了一场邪教仪式。

然后不得不安利给你的好友……

不过说实话,《咒》的出色多是源自于同行衬托。

恐怖片大仓香港,如今已经没有什么恐怖片了。

内地,更是在悬疑片的怪圈里来回蹭。

只有台湾,从制作到市场,都在走向成熟。

显然是有做华语恐怖片的领头羊的势头。

肉叔记得台湾恐怖片很早就表现出了它的独特之处。

2002年的《双瞳》。

这部团队国际化的大制作,在豆瓣上仍坚挺在7.7的分数(在恐怖片维度里已经算超高分了)。

它杂糅了道教思想、台湾民俗文化、犯罪推理、集体屠杀等元素。

然而虽名声赫赫,但台湾电影市场其实撑不起它这种投资及制作规模的片子。

所以这之后的13年里,其实台湾鬼片还是没打出什么大水花。

直到2015年,才等来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开局之作。

《红衣小女孩》。

当年上映后,叫好又叫座。

当年入围4四项金马奖,票房创纪录。

取材1998年灵异节目《神出鬼没》中的一些灵异录像带,改编自曾轰动台湾的都市传说“红衣小女孩”。

就此开启灵异传说的恐怖宇宙。

后来的续作《红衣小女孩2》还引入了台湾的民间信仰“虎爷”,镇守在城村,驱魔除邪的守护神。

跟《红衣》同年,台湾还推出了谢庭菡的《尸忆》,冥婚题材,且加入道士、养小鬼等法术文化元素。

2018年,《粽邪》再次挖掘台湾传统文化,开启“宫庙民俗”主题宇宙。

彰化沿海一带流传已久的传统送煞仪式“送肉粽”。

开坛,起驾,取下上吊用的绳子和树桩作法。再一路敲锣打鼓、撒盐米、放鞭炮,将“煞气”送到海边。

这些片的成功,犹如火苗,点燃沉寂已久的台湾恐怖片市场。

到了2020年,除了民俗恐怖,改编大学校园传说的《女鬼桥》开始引爆台湾校园恐怖宇宙。

看到这不难发现,台式恐怖的玩法妙就妙在。

它巧妙盘活了“集体记忆”式的恐怖元素。

民俗信仰、都市传说。

并且精准拿捏了东亚文化中的恐惧神灵的心理。

无法证伪,就怕万一。

说回《咒》。

电影可以说是台湾恐怖片的集大成者。

一方面它虽然承袭了《女巫布莱尔》的录像带伪纪录片形式,《午夜凶铃》的诅咒主题。

但它最抓人的还是其植根于台湾当地的民间信仰,丝丝入扣地打造出民俗奇观。

比如女主若男寻人那段。

导演很清楚,有限的视角,才骇人。

因为你完全无法预知下一次镜头的摇动,面对的会是什么。

并且,唤起了东亚文化人民心底身处的恐惧。

对神佛怪力的敬畏。

大黑佛母、那句“火佛修一,心萨呒哞”的祝福经文等等元素反复出现。

又出现意涵反转......

再把“互动感”玩出新高度,让恐怖升级。

比如打破第四堵墙,利用心理实验作交互设计。

开头便是女主若男对镜说话,直接邀请观众进入她的世界。

这种“互动”在影片结尾的反转达到高潮。

电影本身也想成为“咒”,给观众下降头。

它利用了台湾甚至说东亚很多地区人们对神鬼“敬而远之”的心理。

从一开始就用互动的形式,有意迫使观众去触碰所谓禁忌。最终再揭晓女主一路求助的真正意图,狠狠摆了观众一道。

所以,在这个基础上,《咒》彻底爆了。

而且是现象级的那种。

它被誉为”台湾影史最恐怖电影“。

成为2022年首部票房破亿(台币)的台湾电影。

一部恐怖片但却票房吊打超英大片《蝙蝠侠》,火得是有多离谱。

几乎无疑,它将会是台湾恐怖片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有了口碑票房双收的成功,导演已经计划推出以“台湾近年来恐怖、真实的事件”为主题的“一字宇宙”系列。

在大陆无鬼,香港恐怖片几乎绝迹的捉急情况下。

这只负责吓人的接力棒,终于有人来接。

只是。

谁先帮我把导演打一顿?

今日打工人:漂流少年Max、巴斯特冷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