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快没“人”了。

一边是张雨绮新剧营销,明星抱团接力捧着。

另一边,她关于社会事件的发声,无人声援。

明星说话,不是澄清,就是道歉。

当然。

说起娱乐圈没“人”,Sir还用了一个副词,“快”。

总有一些惊喜特例。

比如姜思达。

他最近干了件事:

找来中国不同领域中,有性格有态度,但还不是顶流的年轻人们。

和他们聊上一个小时。

话题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暴力、校园暴力、择偶观、女权、短视频、中国当代文艺市场、饭圈……

的是啥?

当内娱进入标签泛化的百鬼夜行——“晚学”、“明学”、“六学”、“存学”……

不安分的姜思达。

试图从中硬抠出一点“人学”。

《DV计划》

总共50集。

更新至11集,每集一个多小时。

眼睛快看瞎了的Sir,有那么点主观感受:

这可能是当代访谈中。

为数不多,说人话,讲真话的通俗问答。

其中一期嘉宾点评更直接:

“主流娱乐圈里面的人,嗯,都挺假。”

刺激吧?

01

《DV》名气最大的是第一期,晚晚。

从微博热度到B站弹幕,争议无所不在。

姜思达想要的,是人话,是松弛。

而晚晚这一期恰恰相反。

她始终在“粉饰”。

关于网络暴力,按理说她应该有绝佳的话语权来解构,来自白。

但在许多可以更细、更深讨论的节点。

晚晚选择了含糊。

20年那条微博是风暴开端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疫情水深火热的阶段。

晚晚的这一“秀”无异自撞枪口。

可访谈中她只用一个词轻飘飘地带过:

“用词不当”。

再无更深的解释,转头继续倒苦水。

这不是孤例。

整期采访弹幕最密集的时刻,Sir的网甚至卡了一下。

那时她提到自己美术馆最近的一个风波:工人意外身亡。

五个字。

引起轩然大波——

死了一个人

后续。

没有懊悔,也没有惭愧。

有的,是急于解释责任已了清,与对自己事业的后怕。

这期给人的第一感觉。

是关于“网络暴力”这个议题,晚晚明显更在乎恶果,而非种子。

网暴严重吗?有害吗?她是受害者吗?

答案是肯定的。

但作为嘉宾。

那份微妙感在于。

涉及自身是非的谈论,晚晚总下意识选择性避开,或是省略。

姜思达问她,怎么看待自己老公跟劳斯莱斯车主网上撕逼事件。

她说。

我都不知道你知道吗

这个事儿我是后来才知道的

我到现在都没有看

过了半晌。

给出结论。

我觉得大家会回过味来的

就这整个事件是怎么回事

在她的一摆手和一摊手之间。

内容跨度从“不知道”到“我没看”这样的0观点输出。

几秒钟后。

得出“哎,大众会理解“的正向ending。

无辜?心虚?

无论怎样,都很难不让人咂摸出几分自我安慰的逞强。

而这样的“粉饰”感。

在姜思达结束采访,即将DV关机前。

达到顶峰。

你做完这个之后

你想让大家看到之后的目的

想让大家引发一些思考吗还是

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我吗还是

你有什么期待

发现了吗。

从开始对网暴事件掰指头的细数,诉苦,再到后来的自辩。

这是内娱目前某种广泛的默契:

明星访谈,不是“洗白”就是“镶金”。

姜思达想扭转现状,很难。

首先从形式上反叛:

别人是摄影棚、反光板、大滤镜,他就一台旧DV。

像Vlog式的粗砺,而非华丽的套话。

于是有趣的是。

比起晚晚访谈本身,上帝视角的评论,或许更揭露节目“记录”的本质:

嘉宾的真诚或是不真诚

疯狂输出或是试图掩盖

DV里都太清楚不过了

第一场交锋。

人学未成功。

可晚学,也奄奄一息。

02

Sir追了11期。

要谈到“人味儿”,显然有几个人绕不过。

“父王”张本煜。

姜思达和他聊到人际圈子的时候,说了一个词:“同温层”。

他立刻笑了。

接嘴道,“哟这词儿还挺多。”

听见没。

咱就是说不要拽词儿。

相比起其他知识分子逼格型的访谈。

《DV》显然有一种,野生的、友好的坦诚。

交流只有平实的大白话,以及没有遮挡的亲切。

像面向大众的访谈不完全入门手册。

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

真实和人味,总需要一定程度的私密。

金靖上来就自嘲,摆烂。

——“我给员工打了65分”、“我腋毛多”、“我爸拿我和谷爱凌比,说我腿粗”。

职场PUA吗?刻意搞笑吗?卖惨吗?

那又怎样。

起码这些表达不属于一个喜剧演员,也不属于一个女明星。

它们就属于金靖。

一个有些任性、懒惰、有家庭压力的人。

然后我爸也一时有一些愣住

然后我说

我就是成为不了谷爱凌

同样的。

“野生”和“私密”,不光指向生活。

还有年轻人们更热烈的两种朝向:事业,信仰。

聊到这些,总归会有点与众、与主流的不同。

金星曾提过。

中国当代艺术现代化发展,靠的是西方人,而不是我们自己。

这是中国文化现在

所以中国的当代艺术现代化发展

是西方人做出的贡献

国内老百姓谁知道他们的存在呢

这一点。

金姐的弟子——舞者陶冶,深以为然。

有一次他带着自己的舞团“陶身体”演出。

观众边看边骂。

掌声稀稀拉拉。

后来票直接卖不动,人们直说“看不懂”。

△ 陶冶·陶身体剧场舞蹈《6》

他对姜思达吐槽。

国内民众,大多只喜欢那些“好接受”的东西。

抖音短视频一片蓬勃。

却没多少人愿意静心感受艺术家潜心数年的某项创作,或是表达。

无论流行音乐 大文娱

很多人喜欢这种东西 他好接受

它失去那种两千万跟两千块的一个距离

然后大家都可能在这个里面

能得到一些慰藉

音乐人Ricky也同意。

他对华语音乐的自嘲,甚至在某种“辱”的边缘徘徊。

比如:

“认同主流,约等于自我降级。”

“自己会出名不是多牛逼。”

“是这个时代太垃圾了,没才华的人太多了。”

我觉得西方音乐就是这样的

60年代这种流行音乐,Funk、Soul、R&B

70年代迷幻摇滚开始

90年代又来了新的涅槃 Bon Jovi 什么新的电子

但是中国就是没有这个土壤

你说现在小孩听的

不还是西方最新的东西吗

如果你说舞蹈和音乐,总有喜好的壁垒。

那人人可置喙的社会话题呢?

女权博主张之琪。

她聊“媚男”——一个当下被女性大肆抨击的现象。

但她的态度。

是一褒,二贬。

不是褒扬对“媚男”的抨击。

而是褒扬女性应该追求可以选择“媚男”与否的权利。

我会经常说我今天又媚男了

女性也可以自由地去恋爱去追求别人

不用在乎什么是不是“媚男”

这个权利

是不是真的存在过

而贬。

是关于女权的说教。

——“女爹”。

不让女性干这,不让干那。

也许女性不再“媚男”。

但她们却必须“媚”别的东西。

无论是她选择一个怎么样的生活方式

好像都该让女性在思考一些什么

最后。

她对部分“女权”群体,也有意见。

吐槽起来丝毫不留情面。

当我们反对了一个既有的结构的时候

有没有能力同时创造一个新的东西

你又没有一个新的出路

你就会永远陷入这种鬼打墙的状态

刺耳?

主观?

过分?

但这就是《DV》所带来的真实。

它从没要求过嘉宾给出什么政治正确的表达,也并没有以金句为结论。

许多时候只是一群年轻人吹水。

强硬也好,感性也好,武断也好。

只在于“你想说什么”。

而不是“观众想听什么”。

就像姜思达说的。

他没有提纲,不需要提纲。

因为火花。

往往就迸发于漫无目的的碰撞之中。

03

豆瓣上有这么一句话。

世界上已经有像剑一样的易立竞,像墙一样的许知远。

我们。

可以有像水一样的姜思达。

什么是像水?

水是松弛,是无目的,也是一种透明。

《DV》的缺点很明显。

穷。

没有赞助,时间有限,机位单一,视角局限。

特别是与陶冶的那一期。

两个人就这么光脚坐在练舞室的地板上。

一眼看上去,总有些单调,乏味。

可能对姜思达的粉丝来说。

《DV》远没有《奇葩说》火;

比《陷入姜局》单调;不如《仅三天可见》话题性强;甚至不如《大哥喝两杯》那么金句频出。

简言之。

从一档访谈的“节目”属性来看,几乎毫无可取之处。

浪漫一定伴随着遗憾

但银河一直都很璀璨

△ 《仅三天可见》《陷入姜局》《大哥喝两杯》

《DV》更像是一档纯粹的记录。

院子里,家里,甚至是野外的一块空地。

除草机的声音能打断张本煜的话;

物业来叫挪车,镜头被完整保留;

在博主秃九的家里,姜思达的手机定位显示:

“公共厕所”。

相比其他的访谈节目。

像《十三邀》《立场》等已经足够有名,且不可替代的同类竞品。

他们当然都带有自己性格、态度、目的。

同时也无法避免一些过强的“攻击性”。

-你和哪个圈子走得比较近

-差不多了这个问题

下一个吧

(喝水)

△ 《十三邀》《易时间》

《DV》几乎没有。

整整11集看下来,Sir见不到嘉宾的躲闪、懵圈,甚至连某种相互应付的客套都很少。

秃九谈“爱无能”。

说起自己以前是渣女,现在被男人渣。

姜思达听到这。

整个人从沙发上弹起来:

你活该!

哈哈哈哈

在老DV面前。

这群年轻人更加随心所欲。

幼稚的、困惑的、痛苦的、愤怒的、拧巴的、阴暗的……

爱情。

-你说那个人是不是“爱无能”

我觉得是

-或者你不是那个对的人

-我杀了你!

www.paonantv.com

仇恨。

-我当时第一反应是点开他的朋友圈看

然后我发现他过得很好

我希望在想象中欺负我的人

至少能够过的差一点

-至少没有你好

嘲讽。

那些朋友用很恶毒的话骂我

你怎么现在读书这么娘,装x

真爷们谁读书啊 真爷们认字吗

Gangster能认字吗

Motherfxxker

无聊的确“无聊”。

情绪也足够情绪。

如果时代有怒火。

或许这群年轻人,就是最高的那层外焰。

就像Sir最开始提到的那一点。

何为“人学”?

大概就是动与静,收与放。

哪怕不“炸”,不“艳压”,不“绝绝子”。

却也可以成为被平视的,被尊重的对象。

或许。

在“正确”被无限放大的时代,“正常”才是最稀缺的“人学”。

最后的最后。

姜思达面对默剧演员王梓。

对他,对在中国艰难行走的默剧事业,说了一句话。

值得细细品味。

他说。

我们要怎么样去抵抗某类事物的消失?

两秒后他歪了歪头,自问自答。

“我觉得。

只要你在做,你就是在抵抗消失。”

放眼内娱。

“在做”的人不少。

但又有几个,选择“抵抗消失”了呢?

《DV》让我们窥见了一点微光。

可这个时代需要的不仅是微光,而是对抗集体装睡的强光,是让众人觉醒甚至刺痛的火焰。

就像姜思达所说。

我们不是时代的逆子。

我们。

就是它的产物。

质疑、诘问、反抗、博弈、嫉恨、争取、血性……

这哪里是对抗。

这分明。

就是反哺。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穿Prada的南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