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茫茫人海中,能遇见是一种缘分,若是喜欢请关注花煜寒哦!)
《纸钞屋:韩国篇》的官方海报
花煜寒|文
之所以会起心动念写这样一篇文章,主要源自《纸钞屋:韩国篇》的正式开播。
虽然这是一部由Netflix投次拍摄的韩国剧集,并且还是翻拍自同样由Netflix投资的西班牙神剧《纸钞屋》。
但这部由韩国创作团队拍摄的《纸钞屋:韩国篇》,依然给人非常期待之感。
《鱿鱼游戏》的官方海报
而这一切,都源自近些年韩国影视作品在国际上的大放异彩。
比如那部曾经引起全球热潮的《鱿鱼游戏》,便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当韩国的影视创作者脱离了牢牢掌控他们的电视台与制作公司后,Netflix给他们的只有资金没有要求。
他们可以在几乎完全不设限的情况,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作。
Netflix旗下作品的多样性
而这,也是为什么Netflix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犹如一匹脱缰的野马,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线上流媒体播放与制作公司。
因为在Netflix这里,创作者只需要心无旁骛地进行创作,没有人会去限制他们,他们可以将自己对艺术的理解,用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分手的决心》的导演与男女主角
就像2022年“戛纳电影节”上这部大热的韩国电影《分手的决心》一样。
因为电影的创造条件与环境,相对于已经近乎“疯狂”的电视剧环境来说,确实更加宽松与有自主性。
而这,也是为什么韩国电影不断在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原因之一。
更让人“嫉妒”的是,这些电影在题材的丰富程度上,不断刷新着我对韩国电影的认知。
《艺术学院》的官方海报
说起2022年的“戛纳电影节”,早先都在传由刘健导演的《艺术学院》,将会是一部隐藏的华语电影,并且很可能会在“导演双周”单元中亮响。
可是最终这部《艺术学院》也没有在“戛纳电影节”上出现,一时间关于《艺术学院》为何缺席“戛纳电影节”的谣言四起。
而2022年的“戛纳电影节”也因此,成为了又一次华语长片电影缺席的一届。
《分手的决心》的主创人员在戛纳电影节
相较于国内电影视的繁荣与蓬勃发展,2022年的华语电影在国际上的表现可以说乏善可陈的。
就像这一届的“戛纳电影节”,影迷们只能在其他国家的电影中,去寻找那唯一的中国元素:汤唯。
可就算是汤唯,也因为电影背后制作公司的关系,被严格限制了中国元素这一特性。
汤唯凭借《分手的决心》登上戛纳红地毯
她不仅拒绝了几乎所有华语媒体的采访,甚至在发布会现场,媒体还一再被要求只能就电影的相关内容进行提问题。
同时不允许用中文或韩文进行提问,而只能使用英文或法文进行提问。
除非你事先会表明自己将用双语进行提问,否则便会立刻被主持人毫无礼貌地打断。
而这一切,在几年前那个华语电影繁盛的“戛纳电影节”上,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在戛纳电影节上接受采访的汤唯
更不要提作为《分手的决心》与“戛纳电影节”上唯一重要的中国元素,汤唯可以说是整个主竞赛单元中最让华语媒体关注的焦点。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与大背景之下,主办方也没有为这场记者会配备一个现场同传翻译。
仅仅是为汤唯配备一名华语影评人,为她进行私人翻译了事。
陈凯歌和他的《霸王别姬》
华语电影或华语演员在“戛纳电影节”的境遇,让人有一种不胜唏嘘之感。
他让我想起了上个世纪,从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开始,到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那曾经是一个如今年轻一代记者未曾见证过的盛况。
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虽然获得了首个“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却也成为了华语电影“金棕榈奖”的绝唱。
王家卫和他的《花样年华》
之后的华语电影以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在“戛纳电影节”持续延烧着。
虽然曾经也有过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零入围的情况出现,可那或许只是因为“那几年的国产电影的商业规模太大,从而导致的艺术价值偏低”罢了。
贾樟柯和他的《江湖儿女》
而且很快的,便再次涌向出了李睿珺导演的《路过未来》、贾樟柯的《江湖儿女》、毕赣导演的《地球最后的夜晚》、刁亦男导演的《南方车站的聚会》等一系列优秀并被“戛纳电影节”认可的作品。
可谁又能想到,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将这一切原本有所复苏的迹象,彻底浇灭了。
《南方车站的聚会》的主创人员在“戛纳电影节”
2020年的“戛纳电影节”被迫取消,2021年的主竞赛单元便已经没有了华语电影长片的踪影。
不过好在在其他单元,还是可以见到一些华裔导演、本土导演以及港澳台导演的作品。
可是到了2022年的“戛纳电影节”,竟然出现了华语电影零入围的“窘境”。
李睿珺和他的《路过未来》
这样的情况,多多少少是让人有些尴尬与不解的,很多人将这种情况归咎于影视创作者的“江郎才尽”。
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这一切还要从2018年开始讲起,那是一个多事之秋的年份,许多故事与事件不断发生与发酵。
直到第二年开始出现实质的“后果”。
张艺谋和他的《一秒钟》
在2019年的“柏林电影节”上,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在最后时刻被以“技术原因”要求退赛。
这直接导致了最终只能以“老谋子”早期作品《英雄》,来填补空缺的尴尬状况。
在这之后,各种类似的“技术原因”慢慢变成了一种常态。
与此同时,华语电影开始在国内市场展开了全面的复苏与反攻,形势一片大好。
《掮客》剧照
与此同时,韩国电影却成了华语电影缺席“戛纳电影节”的最大受益者。
在“戛纳电影节”的上空,如果用“太极旗飘扬”来形容,可是说毫不为过。
朴赞郁因《分手的决心》拿下了“最佳导演”,宋康昊凭借《掮客》摘得了“最佳男主角”。
李沧东导演的《燃烧》
从历史上来看,韩国电影进入国际影民的时间,要晚于华语电影的。
现今天的韩国电影,则大有取代国际影民上华语电影的趋势。
期间最让人感到这一趋势正在爆发的,正是那个多事之秋的2018年。
在这一年,仅仅是“戛纳电影节”便有像李沧东导演的《燃烧》,这种引起最大话题性的作品诞生。
奉俊昊和他的“金棕榈”
之后的《寄生虫》更是毫无争议的,成为了当年“金棕榈奖”的获得者。
而这取得巨大成功的《寄生虫》,在当时的法国上映了近3个月的时间。这让他一度成为了“金棕榈奖”,在商业行为上表现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寄生虫》在当时是以绝对优势,碾压了由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的《好莱坞往事》。
《分手的决心》男女主角在“戛纳电影节”
如今韩国电影《分手的决心》再次强势来到“戛纳电影节”。
他就像近些年在国际上大红大紫的那些韩国影视作品一样,是一部完全体现导演或制作公司本意的作品。
就像《寄生虫》《鱿鱼游戏》以及《纸钞屋:韩国篇》一样,他们在以韩国人视角向世界展示韩国。
位于电影国际村的“中国馆”
就在《分手的决心》与全球192个国家与地区达成版权交易之时,当年矗立于电影国际村的“中国馆”却悄然更换了外衣与地点。
你只能在电影宫的负一层,找到那个由24家公司共同打造的“中国电影联合展台”。
而且是一个只有联系方式没有人员到场的“空”展台。
黄树立凭借《当我望向你时》获奖
是华语电影“没落”了吗?还是华语电影没有人才了呢?
要知道最近几年的国内电影市场,可谓是空前的繁荣与昌盛呀。
当然不是,因为至少在“非长片”的竞赛单元(他们真的是电影吗?)中,还有黄树立导演的《当我望向你时》、李家和导演的《地儿》以及陈剑莹导演的《海上升起一座悬崖》。
第75届“戛纳电影节”主题
对于这样一届“没有”新片吧华语元素的“戛纳电影节”来说,这些“寂寂无名”的导演,无疑是意料之外的一分惊喜。
而他们也是华语电影并不缺乏人才与创造力的有力证明与希望。
可当他们慢慢成长为第N代导演的代表性人物之后,他们还能拍出今天这些短片电影的水准吗?
韩国娱乐工业的崛起背后的男人
很多人这样评价韩国电影以及韩国娱乐工业的崛起。
这一切的“起点”,或许是韩国前总统以及“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说的这句话:“绝不会干涉韩国电影的创作”。
而这或许也是韩国电影在“戛纳电影节”如此繁盛的根本原因之一。
希望华语电影人能早点结束,凭借韩国电影进军“戛纳电影节”的窘境。
汤唯与《分手的决心》的导演(中)与男主角(左)
(看完记得关注“花煜寒”哦!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