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链接,了解《音乐思政课》
随着媒体传播的迅速发展,深度报道中传统的主持人已经无法满足节目的需求,现在的观众更希望看到具有独特见解的主持人,而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恰好满足了观众对于节目主持人的需求,记者型主持人的提问方式以及主持风格更加具有个性化和权威性,但是因为从业者的不断增多,记者型主持人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如何在千篇一律的报道中独树一帜,就需要他们不断提高自身实力,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注意语言艺术的培养,在深度报道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语言艺术特征及风格,才能在电视新闻广播节目中迅速获得关注。希望通过本文可以让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获得提高。
一、当今语境下记者型主持人语言艺术应该具有的特征
(一)表达方式的个性化
在当今语境下的记者型主持人表达方式要具有个性化,才能充分表达出语言的魅力,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提升深度报道中语言艺术在观众心中的认同感。在深度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的播音语言是媒体传播的重要媒介,只有具有一定的语言艺术性才能满足不同听众的需求。
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艺术要将观众的审美需求作为出发点,利用不同的平台场景,从语言艺术的各个方面向听众展示语言的魅力,寻求听众的情感共鸣,因此,个性化语言的运用成为语言表达上的突破点。比如,可以利用地方方言或者比较接地气的口语进行深度报道,更加容易让群众接受,使节目更加生动形象,在口语表达上不仅要字正腔圆,更要利用内外发音技巧来实现表达方式的个性化,才能在深度报道中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和风格。
(二)语言的时尚化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崛起,人们的语言风格发生巨大改变,很多网络流行语也随着人们互动的频繁不断更迭,因此,深度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艺术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改变,可以将中国的方言和网络流行语融入到深度报道中,更加有利于形成主持人自己独特的主持风格,例如,我国现在比较流行的“我太南了”、“拿捏”等,都会让观众在节目中感受到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加有利于让观众对节目产生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国外文化的融入也在不断加深,让很多外来的语言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进入中国,中西文化的交融,更加有利于促进在深度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时尚化。
(三)语言的亲和性
由于人们在收听或者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互动,所以导致观众很容易与主持人产生距离感,这种情况的出现很容易造成观众兴趣感和信任感的缺失,那么观众就无法长时间地将兴趣和注意力投入到节目中,造成观众的大面积流失。在这种情况下,要获得观众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就要求深度报道中的记者型主持人语言要具有亲和力,既能通过华丽的语言传达出新闻报道的内涵,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可以利用口语化的语言贴近百姓生活,展示真实的生活状态,让观众能够在节目中感同身受。利用亲和性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培养更多忠实观众。
二、记者型主持人在进行深度报道过程中的优势
(一)记者型主持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因为记者型主持人在日常工作过程中会接触大量的新闻稿件,所以他们在处理和更改稿件的过程中比其他类型主持人更加敏感和专业,记者原本在接受采访任务的时候就会对新闻稿件要求比较严格,这也为日后他们成为记者型主持人奠定基础,相对于其他播报主持人他们更加容易抓住新闻的核心内容,发现新闻的潜在价值。
随着我国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新闻节目在进行深度报道的时候都会加入新闻评论员这一角色,甚至有些新闻节目直接取消了主持人这个角色,更多的是让主持人去充当观察员,站在客观的角度去为新闻发声,挖掘更深层次的新闻内涵,为观众带来更有力量的剖析。这个时候记者型主持人自带的新闻嗅觉和发散性思维更容易与观众产生共鸣。因此,在我国新闻行业中的主持人大多数都是由资深记者转型,这也充分说明如今的记者型主持人是我国新闻行业的发展趋势,他们超强的观察力可以为新闻节目提供更多的论点。
记者型主持人他们既可以到现场了解新闻事件,掌握足够的新闻信息,也可以回到演播室对新闻内容做深度报道,因为在播报前他们已经亲自去过现场了解情况,所以在进行深度报道的时候会更加沉稳老练,他们的自信会使新闻更加具有权威性和可信性,更加有利于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记者型主持人具有深度的细节挖掘能力
记者经历对于一个转型为记者型主持人的人来说,曾经的经验都是如今作为主持人的优势,他们更加了解普通百姓的真实感受,对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事件有自己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这种从事记者时期的磨炼培养了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在对新闻事情的深度报道中,他们会针对新闻内容形成自己的宏观思路,这个宏观思路会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在对新闻事情进行剖析和解讀的过程中,他们的阐述更加贴近新闻实际情况,让百姓在观看的过程中更加容易产生信任感,有利于培养忠实观众。
由此看来,记者型主持人对于新闻掌控和报道的经验,都是来自于他们曾经走进百姓在一线作战的积累,只有在报道中将这些积累运用到本身的角色把控上和细节挖掘上,才能利用自身的优势,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型主持人。
三、深度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研究
(一)语言准确见地,风格一致
新闻的深度报道在媒体传播领域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新闻爱看影视的可信度成为百姓评判的重要标准,这就造成在新闻的深度报道过程中会对主持人有非常高的要求和标准,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新闻素养,还要有新闻细节的掌控能力。
在深度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对新闻陈述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报道的过程中要用适度的语言对新闻进行讲解,记者对新闻的描述过程中要和发生的真实新闻事件保持一致,不能出现容易产生歧义的语言,让观众在新闻理解的过程中出现偏差,这就会造成新闻报道的不真实,因此,准确性的表达是深度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第一要素,通过对新闻事情的深度报道,可以让观众准确高效的了解到新闻的背景、原因、结果等,在陈述的过程中还要注意语言的节奏性,确保画面与报道的连贯性,让观众观看效果更加流畅。
(二)语言描述的创新性
在进行深度报道的过程中,记者型主持人是具有多重身份的,他们既是记者也是主持人,他们不仅是组织者,还是策划者。记者型主持人在新闻现场更多的是以一个观众的身份去探知新闻的真实情况,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他们才能充分了解新闻内容,更好地组织语言,更加有利于实现在深度报道中新闻语言描述的创新性。
例如,在很多的深度报道过程中,很多主持人都是采用统一的开场模式,主持人并不会对语言进行过多的设计和创新,这就导致观众因为听过太多相似的语言而对整个新闻事件失去兴趣,如果在开场的时候,主持人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陈述,就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印象和感受,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述方法,可以避免深度新闻报道落入俗套,失去原本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因此,深度报道中语言描述的创新性是记者型主持人语言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凸显语言的个性化特征
在如今,进行深度报道的记者型主持人对于外貌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但是在选择主持人的时候,会非常注重他们的个性特征和语言风格,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人们每天会接触多种多样的新闻,新闻的传播速度不仅越来越快,而且新闻更迭的时间也在不断缩短,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和新闻内容的丰富化,让人们越来越需要具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但是如何在众多的新闻中获得关注度,记者型主持人的个性特征和语言创新能力将成为新闻报道制胜的关键,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更会让观众快速产生信任感,直接关系到深度报道的新闻质量。
比如央视走红网络的记者王冰冰,就是凭借自己邻家妹妹的个性特征在网络迅速走好,在每一次的采访过程中,她都会面带笑容,让人感觉平易近人,就像邻家妹妹一样。因此,在激励的竞争中,如果想要保障新闻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就需要记者型主持人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魅力,在深度报道中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和语言风格将是语言艺术最好的体现。
四、结语
语言是一门需要仔细研究的艺术,尤其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在进行深度报道过程中具有语言魅力和语言艺术对提升新闻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记者型主持人更多的时候面对的是观众,这就需要他们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新闻知识,还要拥有熟练的语言表达技巧,才能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当然,也许本人对探索深度报道中记者型主持人语言艺术的理解还不够完善,但是对于理论的研究就是通过无数的探索和追求来不断完善的,希望通过本文可以给记者型主持人的发展带来一些帮助,在深度报道日益普及的今天,希望他们可以利用语言艺术占有一席之地。
来源:锦绣·上旬
作者:唐学乾
编审:柳煜堃 陈刚 周玲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