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首播刷屏,豆瓣评分为什么却只有6.8分?

文/一床情书

《乘风破浪》豆瓣开分6.8分(第一季首播豆瓣开分8.6分,第二季首播豆瓣开分5.8分),一床情书留意到,一共7700人参与评分,只有不到11.8%的人给出五星好评,大多数网友给了三星或四星,还有12%的人给出二星。

评分这么低,一床情书还是有点吃惊的,因为节目首播后迅速霸占各大媒体的热搜榜,就拿微博热搜榜来说,TOP50有一半都是关于《乘风破浪》的词条,五天过去了依然霸占热搜,先后催生了”王心凌女孩“和”王心凌男孩“,而”你一票我一票,心凌80还唱跳;你一手我一手,心凌80还能扭“更是风靡网络。

为什么全网都认为《乘风破浪》是今年夏天的救市综艺,可豆瓣评分却这么低呢?一床情书觉得,宁静看完姐姐们的初舞台后说的一句话应该可以解释这个为什么:她们都有点飘亮和有点强,脑子里面像被剃了头一样,所以突然变得特别平!

30位姐姐的确一个比一个美,一个比一个飒,在初舞台上有人赤脚登台,有人表演过程中突然变出一朵花,还有人唱起了方言PAP…...可是除了刘恋,郭采洁,许茹比特悠悠芸,齐溪四位姐姐,其他人的表现都中规中矩,或许是初舞台没有打分的缘故,很多姐姐都没有花心思准备曲目(PS:郑秀妍因为时间过于仓促,没来得及准备唱跳曲目,作为二代女团成员,没有在初舞台上一鸣惊人,多少让人感到失望)。

其次,节目组也不知是什么脑回路,居然在节目开播前,把《乘风破浪的姐姐》改成《乘风破浪》,看起来也就是去掉了三个字而已,又抑或是想刻意”去性别化“,殊不知这一改,就把节目的”灵魂“”精华“”核心“抹掉了,没有”姐姐“两个关键字,乘风破浪有什么意义,三十而悦喊得再大声,都难以表达”30+女性“的精神和内核啊。

另外,初舞台的赛制很迷惑,既然安排宁静和那英以师姐身份带队对抗,为什么还要选出六位队长,而选队长的赛制更是奇葩,姐姐们都已经毛遂自荐当队长,为什么还要由成员们投票(国家队的唐诗逸表演完居然只得到0票,别说一床情书不服,就连墙都不服哇!),接着又要求自由成员重新投票甄选出三位队长呢,这难道不是多此一举吗?

同时,没有打分的初舞台失去了竞技的宗旨。或许因为有前两季作为参照,此次参赛的姐姐都提前作了心理预设,从出场到初舞台,再到分宿舍,她们都在打了一张属于自己的人设安全牌,而不按常理出牌的于文文便成了”刺头“,没有包袱的徐梦桃则成了”团宠“,一床情书觉得,其实她俩才是最真实的姐姐,想说什么就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为了人设而畏首畏尾。

诚然,那英和宁静再次回归,能够给节目增加热度,也贡献了不少话题,但是节目组却没有将两人的身份定位想明白,一床情书觉得她俩其实可以像第一季和第二季的杜华霍汶希一样担任成团顾问,为姐姐们出谋划策和保驾护航,退一步说,就算让她俩以师姐身份出现也可以,但是不必和其他姐姐一起训练和表演,也不应该让她俩跟谢娜坐在一起评头论足,更让人不解的是,既然她们也要参与PK,为何又让她俩成为”话事人“--行使选择队长的权利。

一旦赋于两人这样的权利,也就注定节目的格局,以后我们只能看她俩排兵布阵,而其他姐姐迫于师姐的权利,只能听之任之,甚至逆来顺受,像工具人一样跟随师姐的步伐走,按照师姐的吩咐行事,甚至为了受到重用,让自己的节目里走得更远,会刻意迎合两位师姐的喜好(行事作风),到时候《乘风破浪》就变成了《大姐大》(PS:从两人身份定位看,宁静和那英绝对不会被淘汰的)。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宁静和那英在选队长时都是从熟人下手,那英首选是跟自己关系很铁的谭维维,而宁静则选了此前有过交集的阿雅,刘恋和赵梦按照自己的意愿,一个选了那英,一个跟了宁静,最终只剩下吴梦愁和于文文,众所周知,吴莫愁参加《中国好声音》时,那英是导师,两人关系非常好,所以那英的第二任队长人选便是吴莫愁,宁静也想将吴莫愁招致麾下,只剩下”难搞“的于文文谁都不愿选,理由是”不熟悉“”不了解“”怕搞不定“,由此可见,接下来的选队员也不会单纯地看实力或潜力,这种”裙带“关系会一直延续下去。

大家都知道,此次来参加节目姐姐,最少入行10年,最大的已经在演艺圈摸爬滚打37年,见过大风大浪,也都在各自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更拥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一床情书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节目组不能让她们在平等公正的氛围下展现自我,偏偏要让她们投其所好,依附在两位师姐的麾下呢,难道这就是节目提倡的”三十而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