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在天津的一个普通家庭,一个粉嘟嘟的女孩出生了,她就是王亚彬。
在天津,这个连大爷大妈都会说上几句相声的城市,曲艺成了孩子们学习特长的首选。
作为女孩,学习相声自然很不合适,作为另外一种活跃在天津的曲艺形式—京韵大鼓,王亚彬也很不合适。
毕竟,大鼓是个半说半唱的曲艺形式,需要的是演员形神兼备。
王亚彬,单眼皮,小方脸,虽然算不上好看,但也绝对不丑。
这样没有特色的长相,在人才辈出的曲艺界是很难获得成功的。
对于女儿特长的选择,王亚彬的父母想了很久。
直到小亚彬6岁时,父母才打定主意把她送去学习舞蹈。
当时的理由很简单,王亚彬体弱多病,学习舞蹈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让她的体形变得更加修长。
不得不说,小亚彬的父母为女儿的成长操碎了心。
虽然当时的王亚彬只有6岁,但她上的却是天津最好的舞蹈班。
那个舞蹈班经常有北京舞蹈学院的名师过来指导。
作为国内最专业的舞蹈学校—北京舞蹈学院,国内很多明星都在这所大学学习过,现在的85后小花刘诗诗,就曾在北舞芭蕾舞系上过学。
而这里的老师教授课程也十分专业,她们教学生学跳舞,并不仅仅限于应试教育,而是注重培养孩子的舞蹈感觉和创新能力。
而小亚彬就是在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下,渡过了自己的童年。
虽然学习跳舞的过程很苦,但王亚彬知道父母为自己学习舞蹈付出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
于是,她每天忍着剧痛压腿练习。
虽然体弱多病,但王亚彬却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
当时,舞蹈班的老师对小亚彬的父母说,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最好能把她送到一个专业的舞蹈学校进行学习,这样以后才能做一个专业舞者。
在90年代初期,人们对演员的职业和收入都很模糊,对舞蹈演员就更陌生了。
所以,虽然老师不断地建议,但小亚彬的父母一直都很犹豫。
直到王亚彬9岁时,老师再次和他们商量让她考北京舞蹈学院附中。
这时,他们才勉强答应。
答应的原因也很简单,虽然亚彬的父母不懂跳舞,但是北舞附中的大名他们还是听说过的。
这所初中,比许多大学都难考,几千个学生里才能录取一个。
当时,北舞附中是有小学班的,但最小招生的孩子也要11岁,在学校里上五年级。
而那时的王亚彬却只有9岁,要说能考上这样一所名校,王亚彬的父母打死都不敢相信。
但他们想让女儿去试试,如果能成功,就证明女儿确实是舞蹈神童,进入专业的学校学习未来肯定会有发展。
如果考不上,把舞蹈当成是自己的一个特长爱好,也是不错的选择。
没想到,9岁的王亚彬一去考试,就顺利进入了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学校,开始系统地学习舞蹈。
刚开始,王亚彬的学习之路特别顺利,她主攻古典舞,还学了一些现代舞和芭蕾舞。
1997年,她在著名的“桃李杯”大赛上获得了优秀表演奖。
说起这个“桃李杯”舞蹈大赛,可是舞蹈界的顶级赛事,是国内规格最高的青少年舞蹈比赛,主办方是国家的文化部。
当时,年仅13岁的王亚彬,凭借她过人的天赋和她刻苦地学习,小小年纪就登上了艺术巅峰。
参加"桃李杯"的章子怡
现在的影后章子怡也曾在1994年的桃李杯上拿过相同的奖项。
1999年,一直在北舞上中学的王亚彬顺理成章成为了北京舞蹈学院的大学生。
那年,她只有15岁。
可就在她事业学业一帆风顺的时候,一次意外的经历差点葬送了她的艺术生涯。
那是2002年的一天,刚获得全国舞蹈大赛获得一等奖的王亚彬,正在进行全国巡演。
在后台训练时,编导说让她做一个大跳的动作,模拟一种眼泪的感觉。
当时,敬业的王亚彬忘我地把这个动作做了出来,用她的话说,这是她平生做得最高的一次大跳。
谁知道,这个动作的难度超越了王亚彬的极限。
当她准备从空中落下时,脚却不知道该怎么落地了。
于是,她重重地摔在了地板上,脚踝一下子肿了起来。
当时,周围的人七手八脚地将她送到了医院。
其实,很多没有接触过舞蹈的人可能不理解崴脚对舞蹈演员有多可怕。
舞蹈的多数动作都需要用脚发力才能完成,一次严重的崴脚就可能导致一个优秀的演员永远离开自己的舞台。
而王亚彬的这次受伤也让她十分后怕。
当时的伤势十分严重,差点伤到她的骨头,因为此事她还离开舞台,拄了三个月的拐杖。
2003年,年仅19岁的王亚彬,成了北舞的老师,还参加了这一年的央视春晚,认识了小品王赵本山。
当时,两人都在后台排练,相互熟悉做了朋友。
只不过那时的赵本山还没有成立现在的本山传媒,除了《刘老根》也没有正经导演过什么电视剧。
与王亚彬的相识,对赵本山来说,无非是在社交圈里多认识了一个小妹妹。
而王亚彬呢,虽然遇到了喜剧界的顶流人物,但她也没想过会和本山大叔有什么交集。
但多个朋友多条路,多认识个娱乐圈的前辈总是没有坏处的。
2004年,张艺谋筹拍《十面埋伏》,找到了王亚彬,想让她帮自己编一支舞蹈,顺便帮章子怡做一下替身。
要说也是北舞附中出身的章子怡,在深入影坛7、8年后,少年时期的童子功确实退化不少。
当时《十面埋伏》里需要有一段水袖舞的表演,这段舞的表演者本应该就是章子怡。
谁知道,那时的她已经做不出如此高难度的动作了。
于是,张大导演只好请来了王亚彬助阵,替代章子怡完成这段高难度的舞蹈“仙人指路”。
要说当年《十面埋伏》和章子怡的热度,那可真是火得不得了。
当时,《十面埋伏》一年就有1.53亿的票房。
全影库这个成绩,虽然和现在动辄几十亿的电影票房差距很大,但在2004年,全国电影的总票房才15亿,仅《十面埋伏》一部剧就分得了整个市场十分之一的蛋糕。
当时,章子怡自然是大火特火,而作为章小姐幕后的替身王亚彬,也跟着有了一定的热度。
对于这次无心插柳的成功,王亚彬有些喜出望外。
王亚彬(右一)
紧接着,她顺势进入了影视圈,拍了《军中红舞鞋》和《跟着阳光跳舞》两部剧。
虽然这些是电视剧,但里面的角色还都是和跳舞有关的。
后来,赵本山开始筹拍《乡村爱情》,里面的女主角“王小蒙”的角色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这时,赵本山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忘年之交”王亚彬。
虽然他知道王亚彬出身城市,但慧眼独居的本山大叔,觉得王亚彬的长相十分符合他剧中“村花”的气质。
有了本山大叔的邀约,尝试进入影视圈的王亚彬自然是求之不得。
因为当时,只要有赵本山参演的电视剧每部都是爆款,从《刘老根》到《马大帅》,这些农村题材的喜剧几乎占了当时全国收视率的半壁江山。
当然,对于王亚彬出演“王小蒙”一角,赵本山还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在城市生活多年的王亚彬,根本没有乡村经验。
豆腐该怎么做,农具该怎么用,甚至连村民走路聊天的姿势,王亚彬都不见得能做好。
当时,为了让剧组人员提前适应角色,赵本山安排所有人提前两周住到了农村,开始学习农村生活。
其实,乡村爱情的其他演员,像“刘能”“赵四”“谢广坤”等人都在农村长期生活过,只要拿上农具适应几天,他们就能完全融入生活。
反而是王亚彬,单就“用扁担挑水”这一个动作,她学了很久都学不会。
直到彩排的时候,王亚彬还是摇摇晃晃地掌握不住平衡。
当时,很多演员在旁边开玩笑地说,这扁担挑的和跳舞一样。
虽然是同事和她开玩笑,但却深深伤害了王亚彬的自尊心。
剧组下班后,她一个人偷偷学习扁担的挑法,终于在一段时间后,她也成为了能挑着扁担熟练穿梭在乡间小路的能手。
不得不说,《乡村爱情》成就了王亚彬,它把精通小众艺术的王亚彬推到了大众眼前,让她一夜之间被观众熟知。
而王亚彬也几乎成了村花“王小蒙”的代言人。
那段时间,不管她在什么场合出现,很多人的第一感觉都是“小蒙来了”。
但就这样一个深受赵本山器重的女演员,既没拜本山大叔为师,也只拍了两部《乡村爱情》后就匆匆离开了。
当时,王亚彬的理由是她要以舞蹈事业为主,不想把工作的重心放到表演上。
对于她的这个决定,当时有很多人为她感到惋惜。
毕竟,有本山老师的绝对支持,成为明星大腕指日可待。
而现在14年过去了,再看此事,或许当初王亚彬的离开是十分明智的选择。
当时,接替王亚彬出演王小蒙的演员是赵本山的女弟子毕畅。
王亚彬和毕畅
《乡村爱情》从第3部拍到第14部,12年的时间,不仅把一个少女演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而且剧组所有人员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福变老。
而更为严重的是,王小蒙的角色限制了毕畅的成长。
虽然她也尝试过其他角色,但却总是走不出乡村喜剧的影子。
当然,对于毕畅这个中专毕业的女演员来说,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但王亚彬却不行,王亚彬19岁就做了北舞的老师。
这样高起点的演员,必须要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做出成绩。
虽然能得到赵本山的器重十分难得,但是王亚彬却不能将自己固化在《乡村爱情》这个小天地里。
而且,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
当时,《乡村爱情》的定义是乡村轻喜剧。
说白了,人们主要看的还是刘能、赵四、谢广坤,这些有笑点的演员。
而王亚彬饰演的“王小蒙”,虽然也是剧中的主演,但台词却不带任何包袱。
她的作用就是建立和谢广坤的儿子谢永强的感情线,从而衬托谢广坤的演技。
这样的一个角色,即使是演了十几年的毕畅,也有很多观众叫不出她的名字。
而王亚彬却不同,她有自己的舞台,也有自己的梦想,实在没必要硬在《乡村爱情》这颗大树上发展自己的事业。
事实证明,王亚彬的选择是十分正确的。
《乡村爱情》14年,几乎没捧出过很知名的一线女星。
反而是王亚彬,在离开了赵本山以后,不仅在北京台主持过节目《非常接触》,还出版过著作《生命该如何寄托》。
2012年,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拿下了华鼎奖的最佳舞蹈演员奖项。
2016年,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请王亚彬,为他们编舞,王亚彬的舞蹈从此走向了世界。
2022年1月,《舞动经典》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登场,王亚彬和众多舞蹈家为观众献上了精美绝伦的舞蹈。
在那个舞台上,没有《乡村爱情》里的王小蒙,只有舞蹈家王亚彬。
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我觉得只有最明智的选择,才能配得上自己无悔的付出。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