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王俊俊

今天是第1876天硬核不断更分享

1.

漫威《暗夜博士:莫比亚斯》上映一周,就拿到了北美票房冠军。

但是这个片子,豆瓣5.7分,IMDb5.1分,烂番茄更可怜,只有17%

2.

漫威超级英雄,吸血鬼,暗夜博士,反传统英雄,大投资制作。。。。。。

这些标签加在一起,很难想象最终是这个结果,但似乎也不出意外。

首先《莫比亚斯》这个名字对圈外的人就很不友好,

反派英雄,像毒液,死侍,都是立体形象又好记,迅速入圈,对比起来《莫比亚斯》属于传播学失败,再加上《暗夜博士》,真的是名字越长片子越烂。

3.

其次,莫比亚斯的故事极其俗套

主角为了治疗自己的疾病,从蝙蝠身上做研究,结果变成了吸血蝙蝠,不吸血就变异。

虽然他们一而再地强调,这不是那种不能见阳光的吸血鬼,但其实——这就是。

善良的主角当然是拒绝变成邪恶的吸血鬼的,但是自己的兄弟却因为童年经历不幸福,所以心理失衡。

最终兄弟反目,一场大战,主角胜利后,兄弟二人又上演了一幕《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全剧终

4.

就这么一个俗套的故事,导演还硬是想从中玩出花来。

时而装深沉,时而秀动作,时而讲反英雄,时而又拍感情戏。

想法很多,可惜一个都没实现。

既然故事已经让观众感到俗套,那么你拍好细节,做到扎实吧?

动作戏不够暴力,也不够爽快,介于要打不打的边缘,隔靴搔痒。

剧情又搞强推进模式,就好像是编剧在玩故事接龙。这里该有感情了,于是镜头一闪开始讲感情,这里该装深沉了,于是灯光一关开始装。

浮于表面的作品,永远都是这么生硬的喂饭。

如果说《新蝙蝠侠》最起码在风格化上做到了服众,

那么《莫比亚斯》就是连该装起来的范儿,都没支棱起来。

5.

最后,说出我今天最想说的——

《莫比亚斯》这种片是怎么来的呢?

其实就是COPY了《毒液》的大数据。

因为《毒液》的成功,以及《毒液2》虽然口碑下滑但是质量不减。

所以照着同样的大数据和题材,就搞出了一个《暗夜博士:莫比亚斯》

可惜电影并不是依葫芦画瓢就行的,创作如果如此简单,艺术家都可以改行做数据采集了。

这种套路+大数据的生产模式,产出的不是艺术品,而是纯粹的商品。而且还是那种流水线式的商我爱美剧品。

这种商品的质量在及格线徘徊,却是资本最容易捞钱回本的方法。

也就是说,在电影这个行业,资本逐渐摸索出了一套模式,可以最小化的成本,最小化风险,产出利润。

至于观众喜不喜欢?

资本不关心。

君不见,虽然口碑崩塌,依然拿到了一周的票房冠军。

当然,后面口碑崩掉,网友就开始做各种恶搞图了。

又或者巨石强森和瑞安雷诺兹的《红色通缉令》,赚到钱马上再拍续集。

如果说,王晶的烂片论,把烂片也能开工激活市场这个道理,运用到香港的繁荣和衰败里,

还有那么一点点——我是真的不赞成——但有一点点辩证的价值的话,

如今的资本就把港片这种小作坊彻底淘汰,变成了工业模式,将那最后一点点利于观众的空间,也剥削掉了。

6.

当然了,我知道我知道,肯定有人说,真的吗?我不信。

在哪看?我去看看有多烂。

嗯,关注我这么久了,在哪看还要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