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的大事,最值得关注的应该就是俄乌战争了。

经常在网上看到关于这场战争的报道。

它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

幸运的地方在于,我们处于战争之外的乐土。

看到关于这场战争的一些图片和视频,我很庆幸我是中国人。

曾几何时,我就在想:

当年我们国家战火纷飞的时候,那些国外的人在干什么?

是在对我们的战争漠不关心?

还是在冷眼旁观看我们的笑话?

还是自以为是地对我们评头论足?

现在这些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因为现在我们也成为了别人眼中“国外的人”。

我们的家园也成了他们眼中的“避难所”。

能够过上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我们要感谢一些人。

感谢那些为新中国奋斗拼搏的革命先烈。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们应该以感恩的心,永远缅怀他们。

最近读书群里共读了一本书,麦家老师的《风声》。

麦家老师,矛盾文学奖的获得者。

代表作有小说《暗算》《风声》,还有最近大火的《人生海海》。

电视剧《解密》《暗算》《风语》,电影《风声》《听风着》的编剧。

麦家老师的小说,故事曲折离奇,充满悬念,被称为谍战剧的开山始祖。

因为电影的原因,大家可能对《风声》的小说也很是耳熟。

看完这本《风声》之后,真的为麦家老师所折服。

不愧是麦家老师,虽然已经看过好几遍电影。

但是看小说的时候,依然会怀疑自己的判断。

看到结尾之后,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电影是进行改编过的。

看电影和看小说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感受。

故事框架还是那个框架,人物还是这些人物。

但是结局却是不一样的。

完全不用担心看过电影,再看小说会影响观感。

电影因为篇幅原因,很多人物塑造的不是很丰满。

人物的一些故事背景也介绍的不是很详细。

所以有时候角色突然的情绪,我们可能会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小说则对这些方面刻画的很到位。

这也是电影和小说会有不同观感的主要区别。

读完之后除了感动,则更加对革命先烈崇敬。

有时候还会对麦家老师心存埋怨:

麦家老师心怎么这么狠,就不能把他们的结局写的好点吗?

可能这就是现实吧,或是事实比小说中写的更残酷。

每次看到麦家老师用很平淡的语气说一些事情的时候。

反而让我感觉心里冒出一股凉气,这种表现方式更让人感觉更加残酷。

当看到麦家老师用轻松的语气写到二太太和王田香调笑时。

当看到麦家老师用平淡的语气说到二太太被吴志国爆头时。

我更能看到二太太对革命的付出,和面对死亡时候无所畏惧。

没错,小说中我最喜欢,最佩服的人,不是沉着冷静的李宁玉。

也不是假装跋扈其实心思细腻的顾小梦。

而是出场仅有几次的小角色:老汉(二太太的代号)。

虽然麦家老师对二太太这个角色着墨不多,写的比较克制。

但是我还是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这个角色的伟大。

就这样的一个小人物,为了革命付出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的多。

她本身是一个进步青年,本来是要去上大学的。

因为要凑学费,选择嫁给钱司令做二姨太。

最后我们知道,她选择在人生中最美好时光委身他人。

并不是为了凑学费,而是为了革命需要。

钱司令死了之后,她选择了沦落风尘。

虽然只是寥寥几笔,但我们还是能猜测出,她做风尘女子应该是为了更方便传递消息。

对于二太太,最让我感动的还是那段她跟王田香调笑时说的那些话。

说了很多污言秽语,你都无法想象这是从一个女人口中说出来的。

而正是这些粗鄙不堪的话语,更能反映出二太太的付出。

她已下定决刷剧网心,不承认自己是共党(老汉)。她对王田香说:“王八蛋,你要×我是可以的,因为我现在干的就是这个,被你们这些王八蛋×。但你说我是什么共党,我看你是被日本佬×昏了头。怎么可能呢?我是一只鸡,被钱狗尾(钱虎翼)×烂的鸡,你如果不嫌弃,想×就×吧。但我建议你,要×我应该带我去你家,而不是裘庄,我讨厌那个鬼地方。”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突然鼻子酸酸的,就连主角死的时候我都没有这种感觉。

一个进步女青年,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她不得不装成一个粗鄙不堪的女人。

我想她内心受的煎熬,要比死大得多。

相比于看到这些话时的震撼。后面看到二太太被抢打死。

我觉得反而觉得松了一口气。

在那个年代,死很简单,难的是苟且地活下去。

这个时候我反而感谢麦家老师写得这么克制。

因为我知道现实比故事里要残酷得多,有时候我们想都不敢想。

就这么一个为革命付出生命甚至是尊严的人,在正文中竟然连名字都没有。

她的名字还是在后记的时候简单地出现一次。

有很多像二太太这样的小人物,可能连名字都没有。

但是他们却为了一个信仰,不顾自己的生命和尊严,前仆后继。

这个信仰是什么?

就是我们今天安稳幸福的生活。

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铭记。

(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