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姐第三季上线,年复一年又一年、浪姐披哥又浪姐之后,新鲜感势必有折损,“乘风破浪”的价值输出也更难轻易取信观众,但这一季的姐姐们依旧亮点很多,节目组发掘亮点、赛点、争议点的手法也依旧老辣。

来,我们从头说。

一,切换视角、捕捉细节:发掘“姐学”魅力。

第一集目前观感最独特的,大概是徐梦桃。

1. 跨界的新与纯:综艺小白,性格讨喜,背后自带澎湃能量。

徐梦桃实在太可爱了。

个性讨喜、口音自带笑点,从穿着高跟鞋下楼梯开始,每个寻常细节、都有可能生发出不寻常的笑点。

谢娜cue她讲植入广告,听说“你来了个朋友”,徐梦桃一脸懵:啊什么?是我男朋友吗?节目组给我准备了惊喜吗?

全场爆笑之后,谢娜cue她再来一次,她火箭一样弹射起来,用小学生汇报一样的做作(可爱)口吻回答,再度全场爆笑。

因为她不是娱乐圈的人,不熟悉综艺节目套路,个性又可爱、感触又新鲜,能更大程度生发跨界亮点。

更重要的是,她背后有巨大的能量。

徐梦桃说“我这二十年,就干了一件事”。

这一件事,她干到了全世界最了不起的地步。

梦想发光发亮、荣耀万丈,追梦之路冰雪之寒、汗水泪水之重、伤痕之惨痛,她将这些内容加在歌里。

唱成什么样另说,她站在那儿,就值得。

2. 切换视角、重新发掘。

浪姐中一半人员都算跨界,“走出舒适区”这句话观众听烦了不爱信,但很多时候对参与其中的人而言确实如此。

让人觉得新鲜、惊艳的一条常规路径,是展示我们所不知道的她们。

比如我一直很喜欢齐溪演戏,但我从来不知道她跳舞这么动人。

再比如我们看乐队节目,都知道新裤子的赵梦。

但从来没想过浪姐舞台上的赵梦,会是什么样的。

啊太帅了!

赵梦明明只是一个人上台却自带一整个拉风乐队的既视感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她甩话筒的时候,我也被惊出了谭维维同款表情包:这话筒是不是挺贵的啊?

但是,姐真的好帅啊!

3.反差萌和有趣小细节。

张天爱和吴莫愁在节目里,都有点反差萌。

张天爱的影视剧角色,酷的帅的居多,吴莫愁的舞台形象看起来也不是社恐的人。

结果张天爱在镜头前采访时发抖,而吴莫愁讲她是阳光型社恐,努力和郭采洁拉话的时候、确实也有点社恐尴尬。

这种有鲜明对比的反差萌,是有记忆点的。

我大概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忘记张天爱那句:文姐你能帮我拽一下袜子吗?我指甲盖太长了。

类似的,节目组敏锐捕捉到了很多动态的可爱的点。

比如一开始没给谭维维话筒,她喊了好几句。

“就这样喊吗”,这个话筒暂时没到位的细节,都成了综艺看点。

再比如阿娇悄咪咪问阿Sa:阿雅的原名(全名)是什么呀?

阿Sa(不是很确定):柳翰雅。

又弱弱补了一句:我就写阿雅。

两位悄悄话的小动作好可爱,是在陌生环境里悄悄抓住小伙伴的我本人没错了。

这么多年,明星光环历尽、大风大浪波折过,依旧保有邻家小姑娘式的天真可爱。

二,赛制生发“争议点”或“精彩看点”的不同取舍机制。

1. 赛制的结果导向。

首轮选队长,吴莫愁有15票,唐诗逸0票。

这个结果,能轻易引发巨大争议。

认可的人可以说:单项专业能力,和当队长的几率不是正比例相关。

不认可的人可以说:赛制的前后出场顺序等干扰因素过多。

对综艺节目而言,这种争议毫无疑问就是话题度的来源。

节目大概根本不需要做到“安排剧本”这么令人诟病、这么刻意的程度,设计赛制就可以了。

选队长“每人只可以投一票、且不能重复投、且看完一个表演就投一次”的赛制下,前后出场顺序影响很大,知名度产生的前置信任值影响也很大。

综合这两项因素,基本就可以确定会产生“很有争议的结果了”。

对比一下,后三位队长的产生,后续的赛制是看完所有表演后、每个姐姐写三个名字。

这种赛制,产生的结果相对工整很多(摈除了出场前后顺序的影响)。

众人选出谭维维(歌唱实力超强)、阿雅(资历深态度温暖、会照顾人、组织能力强)、刘恋(风格突出)。

显而易见,结果如何,和赛制有很大关系。

从最终的产出效果来倒推赛制,几乎就可以看出是想求公平、求精彩还是求争议话题。

说回第一轮唐诗逸这支舞,节目组呈现也很用心。

所谓用心,是有着典型的“对比手法”。

在唐诗逸登场跳舞之前,节目组放出的采访内容,重点强调了:这个姐姐不会说,嘴很拙。

音乐一起,她就如同换了另一个人。

尽管整个画面里飘着巨大的台标、广告商logo,还时常切到姐姐们的reaction表情包,但她跳舞真是瞬间将人带入情境中。

某个时间,我莫名鼻子都酸了。

上穷碧落下黄泉,苦苦求索爱而不得。

明明配乐没用歌词,但她真跳出了“苦海,翻起爱恨”的真意。

(这一场有三个舞台让我想哭,徐梦桃的/和舞台无关、仅仅因为她这个人,谭维维的,还有唐诗逸的)。

专业强悍到一定程度之后,不仅仅是以技巧吓唬人,更是用认知用感悟用情绪去完成大范围的共振。

这一届浪姐,初舞台整体感觉都很强。

第一季时大家未必清楚究竟要干什么能干什么,部分初舞台的准备充分程度、其实不及这一届。

二刷电影网

这一届姐姐们对专业对舞台的重视程度,肉眼可见。

吊诡的是,某些时候没有准备好的意外的效果(比如第一季里张雨绮同手同脚唱夏天夏天悄悄过去),也是综艺节目可遇而不可求的亮点。

这一季初舞台所有人都打着二十分精神来了,固然是好的,但双刃剑的另一面是同时也就失去了“意外看点”的可能性。

当然这不重要,后续的公演舞台、每一个舞台的准备时间都很短暂,有的是机会让姐姐们“准备不及”、从而生出开发意外看点的可能性。

2. 选歌的讨巧与否。

宁静选了《无地自容》,相对来说这是态度、氛围感大过于技巧的歌。

选这样的歌,讨巧、合适。

胡杏儿选的歌,更有二十年时光的双重寓意。

黄小蕾选歌也很聪明。

作为女演员,和顶级的职业舞者、歌者拼跳舞能力或者拼唱功,基本都是死路。

她选了方言rap,很可爱,歌和人的特色相得益彰。

动作的帅气、可爱,歌词的烟火气,都让人印象深刻。

黄奕这一段表演,方言思路有点和黄小蕾撞型。

她在黄小蕾之后登场,如此情况下其实有点吃亏。

这两位的对比也挺鲜明,黄小蕾是帅气接地气的,黄奕这个人带着人生故事有很多唏嘘难讲的内容。

黄小蕾的舞台和她人的特性融为一体,黄奕的人生滋味、在这个舞台中就没能表现出。

张天爱和张俪的初舞台,看起来都是按照此前浪姐公演时的模板标准来准备的。

单论唱跳能力,(没有数十年唱歌或舞蹈训练的)女演员,打不动顶级专业歌者舞者。

但她们这一整套下功夫的唱跳表演亮出来,能让你看见她们如果被选中在后续团战中不掉队且发光美丽的样子。

三,姐学的正面交锋。

这一季一开头,就安排了宁静和那英,两位“针锋相对”。

这俩绕着圆桌转一圈,恨不得安排上斗牛绝杀情形了。

相比两位开头所说的“但我没整”“会气死你”“早婚早育”(我对这段内容兴趣不大),我更喜欢看两位光明正大正面刚、抢人的环节。

无论是那英还是宁静,都不想要于文文。

说法也非常直接,那英说我觉得我弄不住她。

宁静说觉得她像以前的自己,说她不知道在怼人、但势必会形成怼人的格局。

这两位努力甩掉烫手山芋、又怕太直接伤害了山芋感情(或者是考虑在公开节目这样做可能有的负面观感),又不愿意太扭捏、直接摆出来“姐不想要你”的内容,挺有意思的。

而于文文这样个性的人,在团队中为何容易被小队长抗拒,引申到职场又是各路打工人会非常感同身受的话题。

这边厢是宁静召集自己的队长们开会,商议如何抢人;

那边厢是那英和谭维维满脸困惑“我们好像没太搞懂规则”,沉迷甩头摇滚,还挺好笑的。

综艺节目如何规避“煽动或安排嘉宾开撕”的负面观感,引导出好看的正面的“当面锣对面鼓battle环节”,始终是很难平衡的重点。

目前宁静和那英的对峙,个人观感还不错,期待后续能更好看。

最后,聊两点困惑。

三季选择谢娜做主持人,似乎争议挺多。

众所周知,谢娜的长处是擅长搞怪,能high能活跃气氛、能剑走偏锋有意料之外的喜剧效果。

但她也一直也被认为,不是特别所谓“正统播报”内容(播报流程、讲述规则等)。

如今节目中很多内容都是谢娜在cue流程,感觉就像是选了一个舞蹈专业的人来唱歌。

另一点疑惑是,四个小时的节目太长了,既然分了上下集,未来会不会考虑和隔壁平台的节目一样上下集分两天播出。

舒心结语

浪姐第一季开头打姐姐牌、玩概念,卡准了女性身份意识抬头的微妙时机,吃到了红利,但当观众发现口号只是口号文案只是文案的时候,这种红利也很容易被反噬。

第二季的情况,恐怕方方面面都难以匹敌第一季。

如今第三季,空有概念当然玩不转。

让人欣喜的是,姐姐们都有备而来,节目内容似乎也越来越压到实处。

一方面是硬桥硬马硬功夫的专业上的好看,另一方面是30位姐姐相处时自然掉落的种种情绪上的可延展性可讨论度。

期待这一季的姐姐们,真正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