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威
《风起陇西》在“回味”之中完结,笼罩在三国时期魏蜀之间的谍战疑云烟消云散,而围绕马伯庸作品该如何影视化的争论却再度燃起。
一方面,这部坐拥豪华创作班底的《风起陇西》遭到了不少普通观众的吐槽,无论是台词蹩脚、滤镜昏暗,又或者是历史人物形象的“反主流”,以及演员方面陈坤、杨颖的舆论质疑,纷纷成了他们打出低分的原因所在。
即便如此,在多数普通观众不能理解的情况之下,《风起陇西》口碑却后劲十足,从豆瓣开分7.7上升至7.9,尚有破8势能,处于马伯庸影视作品第二高口碑,而这背后离不开坚持到底的“忠实观众”、原著粉丝、历史爱好者们的推崇。
豆瓣截图
历史剧观众看到《风起陇西》试图找到新的切入点,将历史事件与谍战题材融合,即马伯庸作品惯用的将西式创作手法与东方故事的题材、内核相结合。
原著粉和历史迷乐于发现剧集中马伯庸原著提供的历史细节,以及导演路阳对历史名城搭建、服化道等“硬件”的“考据癖”,同时,三国人物不再片面化、道具化,也让他们惊喜连连。
几种不同诉求的观众,他们之间的落差感,成为《风起陇西》难以破圈热播的症结所在,而回顾马伯庸已播的改编作品,这份落差感始终存在。
什么原因成就了马伯庸IP宇宙?
对于马伯庸书迷来说,他的作品是独特、不拘一格、天马行空,涵盖他们感兴趣的悬疑、武侠、推理、历史、猎奇等多种类型,因此,马伯庸也拿下了“文字鬼才”的称号。
一位豆瓣书友如此评价道:“喜欢马伯庸对于真实历史的考据、尊重,同时他将丰富的想象力、严密的逻辑和突破式的叙事结构,配上幽默的文风,让一段迷人的历史故事跃然纸上。尤其是对于历史小人物的情怀关注,这是马亲王的风格,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同时,书迷也认为马伯庸的小说具备专属于男性的浪漫。还原历史瑰卷之余,马伯庸也乐于发掘被历史正文中忽略掉的细节,从历史缝隙之间,窥探到不被人们所关注的敏感区域,这部分的想象空间是男性读者最愿意的“畅谈”时刻。
马伯庸部分作品
抖音历史博主“星彩他爹讲三国”曾多次阐述:“历史事件记录是有取舍的,李严被三国志蜀书列入‘罪人传’,围绕在他的史书记录就是删减的。所以,历史学家、历史爱好者、历史小说家的工作就是把历史遗漏的部分、事件的另一个角度、符合人性猜想的‘事实’提供给读者。”
马伯庸原著小说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被历史爱好者所追捧。
根据豆瓣读书,马伯庸42部作品拥有评分,其中7部超过8分、28部作品超过7分,这对于一位高产作者来说,成绩不俗。
原著备受肯定和关注的同时,马伯庸IP无疑是中国影视创作改编和长视频发挥IP价值的宝库所在。
马伯庸毫不避讳谈及自己作品里面的“中西结合混血产物”——《三国机密》借鉴了美剧的镜头语言和英剧《锅匠,裁缝,士兵,间谍》;“祖父是克里斯提昂·贾克,祖母是弗·福赛斯,外祖父是罗贯中与陈寿,外祖母则是丹·布朗”这是《风起陇西》书中后记,书迷也对此迷津津乐道……
欧美类型故事的叙事节奏搭配中国历史故事内核,再加上马伯庸原著中的行文风格极具镜头语言,这些无疑是影视改编者的“蜜糖”。马伯庸曾在知乎上论述:像电影一样写出画面感和节奏感,比如要把本来静态的事物动态化、把颜色也动作化等等。
对于长视频平台而言,马伯庸作品具备较强的IP延展性,原著中凝聚着历史名城、非遗传承、古玩鉴赏等等元素,提供着“IP宇宙”的想象力和强大的商业价值,这一点在《风起洛阳》上得到充分印证,爱奇艺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兼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对于该剧的整体市场表现、广告收入、文旅合作等给予肯定,并认可其真正实现了动画、游戏、剧集、线下实景娱乐等全方位开发。
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整理了马伯庸相关的影视作品信息,据不完全统计,马伯庸已经有11部作品播出,其中内容样态涵盖剧集、动画、院线电影、网络电影,马伯庸自己也以编剧、原著作者、制片人等多种身份深度参与,携手国内多个优质制作团队。
但遗憾的是,马伯庸作品至今似乎仍未找到合适的“转换器”,产生出与“大数据”相匹配的市场结果。
11部作品中,真正意义上的引起市场极高讨论度的只有《长安十二时辰》(8.2分)。即使这部评价最高的作品,也存在“高开低走”的局面,当普通观众被“华丽外壳”吸引来之后,又迅速被“视觉疲劳”的观感劝退,只剩下历史剧迷和铁杆剧迷继续考究。久而久之,普通观众对于马伯庸作品神秘感褪去,只剩下“冷眼旁观”。
当豆瓣读书与豆瓣电影呈现出两个不同的马伯庸,如何解码马伯庸作品影视化秘诀,成为作者本身的高概念悬疑风格之外,又一个被市场亟待得到有效答案的疑问,毕竟还有好几个“马伯庸”等着披挂上阵,替平台完成征战。
“改编马伯庸”的障碍硬板
回答“马伯庸作品该如何改编”问题之前,要先承认马伯庸原著圈层属性的“硬”。
众所周知,马伯庸原著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其中聚集着大量历史爱好者以及男性专业影视迷,正是由于他们的奔走相告、口口相传,再加上耽改剧覆灭、男频剧崛起,造就了马伯庸IP宇宙的火热。
那么,马伯庸作品影视化改编的初衷,无疑就是先要照顾好这些圈层用户的口味。
马伯庸在历史缝隙之中讲故事的能力,再加上善于发掘人物的独特视角以及丰富的历史细节、想象,这些都让痴迷于高概念悬疑、追风动漫硬核动作、宏大历史题材的国内创作者蠢蠢欲动,不断刺激着他们要打造出“史诗作品”的野心。
所以,现在看马伯庸的每部影视化作品,“硬件”始终称得上优秀。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长安十二时辰》意在从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服饰花纹、每一个细节呈现盛唐气息,剧集上线后,还专门出版一册300多页的艺术设定集;《风起洛阳》无论是“神都”建筑的重现,亦或者是“不良井”地区的创造,都纷纷留下浓墨重彩;《风起陇西》旨在于对汉末风俗人文的还原,如战场上士兵的金属盔甲质感,闲赋时文人宽袍大袖的复原,以及战区古朴、极简建筑风格,烟雾缭绕、尘土飞扬的灰暗气氛......这些作品背后的创作者对于真实文物的苛求运用、对于年代感的营造都令人眼前一亮。
这些“硬件”的完成,符合平台方、影视公司对于S+项目的标准,也达到马伯庸圈层用户的期待。
同时,在大众对于内容创作越来越严苛的当下,不偷工减料的“质感”自然也是前期吸引普通观众的关键。
在“内容质感”方面,普通观众与圈层观众相安无事,割裂感并不凸显。这也是大多数马伯庸作品改编赢得市场高热度的原因所在。
但是,两边观众的分岔路就出现在原著内容故事的呈现问题,如何兼顾圈层用户与普通观众之间的平衡,这使得“原著圈层壁垒”过于明显的“马伯庸改编”陷入了两难。
首先,创作者需要进一步“对得起”原著粉和历史迷这类圈层观众的期待,同时对历史正剧题材进行类型突破,完成自我的创作表达。
比如《风起陇西》,圈层观众看到了更丰富的历史人物,李严、杨仪、蒋琬这些即便在游戏也是“大众脸”的三国重要人物,终于得到关注。马伯庸曾发微博——好友感慨:“自有三国题材文艺作品以来,这应该是李严戏份最多、存在感最强的一次,李正方可以瞑目矣。”
马伯庸微博截图
同时,三国人物不再是符号纸片人。诸葛亮深陷派系斗争,“私欲”彰显;刘禅不再是那个哭啼啼“扶不起的阿斗”,,而是制衡多方势力、运筹帷幄的君主……这对于圈层观众来说,如此刻画人物是相当难得的。多位抖音知名历史博主直言《风起陇西》品质先不论,单以态度和视角就是最真实的三国群像。
但这些对于圈层观众的“满足”,换到普通观众的看法,就是“车速过快”。他们普遍对三国中后期事件、人物、派系并不熟知,再加之对于传统形象的颠覆也并不认同,例如,《风起陇西》诸葛亮神话形象的崩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感荡然无存,整个社会也完全陷入派系利益斗争,当权谋制衡、厚黑心术盖过理想主义,普通观众迎来一阵反胃感。
“不熟知、不认同、不直观”的剧情叙事走向,让普通观众逐渐丢失追剧耐心,更不会为剧集炮制诸如“诸葛亮原来是这样的人”的微博热搜。
“颠覆普通认知式”创作上的割裂感还存在于马伯庸其他作品,《长安十二时辰》首次将时间“压缩”,剧中十二时辰对应的是现实144小时72时辰,结果导致剧集后期被吐槽“乏味感”十足。
普通观众与圈层观众的矛盾感由此而生,圈层观众嫌弃其“读者少”,观剧需要门槛,普通观众厌恶对方没有办法将故事节奏讲好,还要玩颠覆……久而久之,“马伯庸改编”陷入怪圈。
当然,之于“马伯庸改编”能直接被纳入平台方S+项目,“破圈”这个KPI必然要去承受。创作者也了解圈层用户与普通观众之间的不协调性,同样试图缓解,但第二个致命问题也随着出现,在寻找解题的过程之中,若切入角度不当,反而令双方粉丝都不满意。
如《风起陇西》的叙事方式与原著不同,“挥泪斩马谡”桥段被放置开头,以求用历史著名事件建立普通观众的认知度,结果却是,圈层观众认为幕后“大人物”过早登场,神秘感消失,而普通观众的心情也在重大战争事件“高开”之后,始终找不到落点。
再比如马伯庸另一重要IP《古董局中局》,两部剧集分获豆瓣6.6/7分,成绩并不亮眼。 普通观众以“鉴宝”这一颇具神秘感的职业为看点,融合了历史传说和江湖见闻,挣脱了悬疑网剧的形式桎梏而吸引,但是当他们想进一步了解鉴宝知识时,创作者却盲目扩充情节以增加时长,并且与鉴宝无关,最终导致普通观众也认为“剧情注水,节奏拖沓”,而在此基础上圈层用户就更难以接受剧中“不符原著之实”的设定。
《古董局中局》剧照
同样是《古董局中局》院线电影版,为了能够让观众保持强烈观感,电影强化了故事的推理元素,而松懈了原著中最核心的古董鉴赏知识论述,使得原著魅力无法彰显。最终,电影里的推理元素并不被普通观众所完全认可,影片最终停在4.5亿票房,却只是被看作是观众对于卡司阵容和IP影响力的“回馈”。
马伯庸的影视作品让大部分观众的感觉是:“用功太多,但是用心不够”。
不同于其他男频IP作品,在虚构的武侠、仙侠世界里,无需过多的真实人物顾虑和史料研究,马伯庸的“历史属性”是造就他成为集大成者的关键,也让他的圈层用户足够“硬”,但这份“硬”,放到改编之上,无疑就成为平衡普通观众与圈层用户的一块障碍硬板,以《风起陇西》为例,一定程度上它做到了圈层作品的优秀分,但它在破圈层这件事上,只拿到了及格分上下,这也导致该剧的市场反馈左右摇摆。
《风起陇西》遭遇的,也就是长久以来的“马伯庸改编”之困。
随着《风起陇西》的完结,马伯庸影视化作品也迎来了一个阶段性的休整。市场上对于马伯庸作品的创作热情仍在风口,圈层用户需要更尖锐更突破的创作态度,而普通观众更单纯的需要一个足够好看、引人入胜的故事而已,这两者之间的抉择需要,未来的创作者仍旧需要给出明确的判断。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