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4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的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由庄文强执导的《无双》,凭借不俗的口碑直接拿下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在内的7项重磅大奖。

《无双》的成功,让不少观众看到了香港电影“复兴”的希望,认为香港电影“终于做回了自己”,港片的全盛时代很可能会再一次到来。

港片衰落之后,尝试过不断创新、改革、自我思考,兜兜转转这么多年,终于又让观众们找到了当初的感觉。

在这部电影里,庄文强致敬了周润发的多部电影,因此,有人说它更像是一部“人格分裂”的《英雄本色》,加上“钞票版”的《喋血双雄》。

烧脑的剧情,再加上经典的香港电影符号,瞬间就把喜欢看港片的影迷们,重新带回到了那个“港片的黄金时代”。

但人们并不是很理解,都这个年代了,为什么庄文强还要拍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质感的戏?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其实,在影片开拍之前,担任动作指导的李忠志就问过庄文强这个问题,他回答说:“你还不明白吗?我要拍的就是周润发。”

庄文强希望观众们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就能明白“周润发”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

《无双》和《一个人的武林》一样,是很多香港电影人在港片衰落后无能为力的执念,也是庄文强导演最后的倔强!

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聊《无双》的幕后故事。

上个世纪90年代,受好莱坞电影的冲击,香港电影逐渐开始走向衰落,原本一年能拍三百多部电影的“东方好莱坞”,最后沦落到了一年只能拍六七十部的“凄凉”下场。

看到这一幕,彼时还是编剧的庄文强痛心疾首,他是看着周润发的电影长大,对港片有着很深厚的情意。

虽然由他担任编剧的《无间道》挽回了些许颓势,但是继《无间道》之后,香港电影还是后继乏力。

所以,庄伟强就想尝试一些全新的犯罪题材电影。结果意外地查到了一大堆做伪钞的案例,而这些案例也成功勾起了他的兴趣。

但是那段时间的庄文强工作很不如意,不管写什么剧本总是没有人要,让他“苦闷”到了极点。

他严重怀疑自己的创作能力,认为自己更像是一个工匠,而不是一个梵高式的创作者,所以他想要写“伪钞犯罪”这个题材的想法就被打消了。

直到2009年,庄文强凭借《窃听风云》成功转型做了导演,他才把之前的查到的案例整合在一起,用了两天的时间创作出了《无双》的故事大纲。

之后,他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专门研究伪钞犯罪和打磨剧本,直到2011年剧本才算打磨完整。

可惜电影还是迟迟无法开拍,因为“伪钞犯罪”这个题材比较敏感,就这样又用了3年的时间,直到2014年庄文强才拿到了准拍证。

不巧的是,当时又恰逢《泰囧》大火,市场上流行拍搞笑题材的轻喜剧电影,《无双》的“烧脑”剧情,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关键是电影中还有大量的动作戏(烧钱),让不少投资人直接没有了投资的欲望。

就连他的好友麦兆辉,都劝他不要再拍这种让观众动脑筋的戏。如果剧情被提前剧透的话,谁还会来看这部电影呢?

担任监制的黄斌,也建议让他减少动作戏,用便宜的方式来拍,但庄文强就是不肯妥协。

他说:“如果观众看不懂,那就是导演的问题。作为创作者,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观众看懂,而不是为了娱乐观众,回避市场带来的压力。那样永远成不了梵高式的创作者,工匠的命运又有几个有好下场?”

庄文强认为,只有像贾樟柯、娄烨、王家卫这样的导演,才称得上是梵高式的艺术创作者。

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在20多岁时,看到贾樟柯执导的《小武》是什么感受:怎么有人能拍出这样的感觉和这样的情感!

他相信开创性的创作,一定会像《小武》那样震撼观众,好的剧本,一定会有认可它的人

就这样,庄文强又等了两年,最后还是博纳影业的老板于东慧眼识珠,投资了这部“不合时宜”的电影。

有了投资,庄文强就开始物色起了演员的人选。

一开始,庄文强是想找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来演李问,但是考虑到这个角色年轻的演员很难驾驭,所以就一直悬而未决。

当他看过郭富城主演的《踏雪寻梅》后,就被郭富城的演技震撼到了,觉得郭富城的状态很好,很符合这个角色的设定,于是他就把剧本发给了郭富城。

郭富城很欣赏庄文强的创作能力,他是庄文强的“小粉丝”,接到邀请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但是当庄文强把剧本拿给他看的时候,他足足看了6遍才弄懂了整个故事的逻辑,“原来,每个人都要演两个角色”。

同样不解的还有张静初,她在后来的采访中回忆说:“接到剧本的时候我有一点懵,就是我不知道哪个是我,我到底演谁。我们(和冯文娟)饰演的角色是一个交互的、‘共生’的关系。”

为了加强剧情的反转,增加电影的可看性,庄文强还请来了周润发和冯文娟,分别饰演李问虚构的“画家”和整容后与阮文共用一张脸的秀清。

据庄文强回忆,他邀请发哥出演这部戏时,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因为发哥已经很少接戏,担心请不动,最后还是郭富城的经纪人帮忙联系的。

没想到当他把剧本拿给发哥的时候,却被发哥的一句话问懵了,发哥问他:“你为什么现在才来找我?”

庄文强回答道:“因为你很难找啊!本就不敢抱什么希望。”

发哥又说:“你不找我还能找谁来演呢?这个角色只有我能演,因为你写的就是周润发。”

庄文强十分敬佩周润发,所以他在丰富剧本的时候,就在剧本中增加了很多向周润发经典角色致敬的内容。

比如“画家”的背影照片,以及从来不拍照的设定,就是致敬《赌神》中的高进。

2018年9月30日,《无双》正式登陆院线。上映当日票房只有5482万,被《李茶的姑妈》(1.05亿)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从上座率来看,不得不承认观众的“口味”确实变了,正如某位投资人说的,全民正在进入笨的时代!相比“烧脑”的剧情,观众们更喜欢看“轻松、搞笑”的电影。

不过好在,《无双》凭借过硬的口碑一路逆袭而上,最终取得了12.73亿的票房,成为了当年国庆档唯一一部破十亿的电影。

在豆瓣,有87万+的观众为其打出了8.1分的评分,远超同期角逐的《影》和《李茶的姑妈》。

这个现象,又一次印证了陈德森导演说的话:“不是港片没落了,而是拍港片的人没有了。”

在庄文强的不断创新下,《无双》虽然续写了港片曾经的神话,却无法开拓出一个全新的警匪片时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部电影绝对是近年来最好看的港片。

“烧脑”程度不仅颠覆了观众们的认知,剧情的不断反转,更是让观众不断联想“画家”是否另有其人。

李问和“画家”,无非就是他一个人的黑白两面,就像一个人内心的天使和魔鬼。二者综合在一起,才是最真实的李问。

李问为了脱罪,从自己的人格里分化出了“画家”这个角色,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镜子型人格分裂。

大白话的意思就是,现实中自卑的人,往往会自己想象分化一个自信的人去填补。

李问一直暗恋邻居画家阮文,但他却因为自卑不敢表白。他认为只有挣到足够多的钱,才能成为阮文的男主角。

为此,他走上了一条回不了头的路,在他不择手段的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和阮文已经不可能了。

于是他就和每一个普通男人一样,得不到最爱的,那就找一个可以“代替”的。李问把秀清整容成了阮文的样子,就连名字都改成了阮文。

同样的名字,一张一模一样的脸,李问实现了对完美生活的意淫。

但他忽略了秀清的感受,秀清是一个为了爱情可以玉石俱焚的人,最后她亲手将李问“毁掉”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秀清知道自己只是阮文的“替代品”后,她绑架了阮文和其未婚夫,要李问从她们当中做出选择。

不仅如此,她还杀了鑫叔的家人向李问示威,并举报李问使用假币将他送进了监狱。

在审讯室,警察完全没听出来,秀清口中的画家指的是阮文。

“看来那个画家,对你的影响蛮大的,要不是因为他(她),我们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你是永远摆脱不了他(她)了吧”。

一对高智商的情侣,男的凭借过目不忘的“天分”大编故事,女的“爱而不得”大发醋意,完全扰乱了警察查找线索。

李问获救后,两人的这一番对话,正好解释了“醋”从何而来,观众也就不难理解秀清之前的所作所为了。

“那你刚才抱着我的时候,看到的是她的样子,你心里想的是我还是她?”

“其实像我们这种人,怎么可能得到最好的,能找个代替的,上天已经对我们不错了,有时候假的会比真的好。我们尽量爱得真一点,不就行了吗?”

原本两人已经冰释前嫌,因为李问在审讯室说过:“你是我最爱的人,我在信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一句“代替的”彻底让秀清的心凉了,她反问道:“怎么尽量啊?”

“这次我们已经露了脸,也是时候再换一张了,到时候你要我变成什么样,我就变成什么样,好吗?”

秀清爱的就是那个在枪林弹雨中救出自己的英雄,而不是一个和别人有着同样外貌的人,她想要的爱人,是独一无二的。她同样希望,自己也是李问心中那个独一无二的人。

片名“无双”,不就是独一无二么?小伙伴们自己评判,有没有契合主题?

李问的这句话一出口,两人的爱情荡然无存。秀清心里的朱砂痣与蚊子血,瞬间被一瓢冷水冲刷殆尽,她含着泪说了句:“好。特别好。”

在这部电影里,秀清这个角色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她这一条线推动整个剧情的发展。如果你当阮文这个角色只是“花瓶”的话,那么你肯定没看懂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采用了双重叙事的拍摄手法,也就是同样一个镜头从两个角度去呈现,让原本传统的单调叙事、反转的力度更加震撼人心。

第一个叙事单元,即李问和阮文的故事,虽是李问杜撰出来的虚假剧情,但是“艺术工作者”对“不被市场认可”的那种无奈感,确实是真实的。

李问燃烧热情创作的画,被人当面侮辱说是拾人牙慧的拼凑品,而他为了生活偷偷仿制的假画,却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何其讽刺?

用心创作的画遭受市场唾弃,造假的画却被资本吹捧,这并不是一个画家的堕落,而是现实生活对一个艺术家的摧残,是命运对一个小人物的嘲讽。

每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想要成为梵高式的人物,可惜梵高只有一个!

李问十年卖不出一张画的经历,正好是庄文强那段“苦闷”经历的映射,理想与现实的割裂,也是庄文强想表达的一个分论点。

最后,再来说一说《无双》的英文片名,有“神翻译”的味道在里边。

“PROJECT GUTENGBERG”翻译过来比特悠悠就是“古登堡计划”,“古登堡计划”最早就是个盗版书网站,后来发展成了一项志愿者计划。主旨是收集版权过期的书籍,并转为电子书供全世界观众免费下载。

在影片中,庄文强用了大量致敬与模仿的元素,比如审讯室里李问临时编故事骗警察的桥段,就是模仿1995年美国高分犯罪片《非常嫌疑犯》。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还被不少观众质疑抄袭,评分也被拉低了。

使用这个英文片名,与影片中“造假”的立意不谋而合,不难看出,这是庄文强对艺术创作的自我审视,以及他对现实生活的自我嘲讽。

所谓翻拍就是买了版权,所谓抄袭或致敬,无非就是没买版权,但版权总有期限,一时经典无双,百年之后也会变成全人类的公共宝藏。

真假是非,在时间面前并没有那么重要,只要香港电影人还有人在坚持,港片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