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撰稿人 | 花无宴
电影的朝圣者,文字的守夜人。
年度剧王候选《风起陇西》在一片期许中开播,旋即陷入口碑两极化的风评。
喜欢的赞其为“新国剧之光”,感叹智力与视觉被尊重;不喜欢的骂它故弄玄虚,被复杂的人物关系、晦暗的画风连连劝退。
尽管有路阳带领的电影团队坐镇,央视八套黄金档加持,它依旧难掩颓势,收视和热度持续走低。
至此,也让人不禁好奇,这部剧成色到底如何?
话不多说,时光君已经为你一探究竟。
《风起陇西》
台词硬伤
《风起陇西》由马伯庸2006年出版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原著以诸葛亮北伐的历史事件为楔子,从中铺开曹魏和蜀汉间的情报战,并以蜀汉情报机关司闻曹的内部博弈作为庙堂谋略的横截面。
剧中故事,从“街亭失守”讲起: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启用马谡,导致街美剧小站亭失守,蜀国陷入危机,日后还有了“挥泪斩马谡“一说。
三国故事里的失守背后,在《风起陇西》则成了双方情报机关之间的生死暗战。
蜀汉特工荀诩(白宇 饰)奉命“锄奸”,到曹魏刺杀一个名叫陈恭(陈坤 饰)的人。
陈恭明面上是曹魏的军事主簿,实则是在蜀汉潜伏多年的间谍“白帝”。
荀诩的上司认为,陈恭可能已经叛变,是他把假情报传递出来,才导致街亭失守。
但陈恭告诉荀诩,蜀汉之所以会收到假情报,是因为曹魏间谍“烛龙”渗透进了蜀汉的情报机关,把自己传出的情报掉包截胡了。
所以“烛龙是谁”,就成了剧里抛出的第一大悬念。为解开这个迷题,陈恭与荀诩联手查案,在危机四起的迷雾中,逐渐逼近真相。
就类型来看,《风起陇西》具有一定的“爆款”潜质。
毕竟,谍战向来是中国老百姓最喜欢的类型之一。
从上世纪末的《无悔追踪》到2000年后的《暗算》《潜伏》《悬崖》,爆火过的谍战剧让人如数家珍。
它们总能凭着缜密的逻辑、抓人的节奏、审视人性的立意,吸引了不少眼球。
而与老剧比起来,《风起陇西》在设定上更胜一筹——将谍战嵌套进三国框架,成为类型里独一份的存在。
可惜的是,虽然设定有新意,但《风起陇西》在“仿古”上却并没有做好。
剧中台词写得不文不白,十分割裂。
像“我从来都没出过外勤”、“不许拉山头搞小圈子”这种现代感十足的台词,全都突兀地出现在剧里,让人不禁怀疑自己是在看一部现代职场剧。
看得出,在台词使用上,编剧刻意沿用了马伯庸的文字风格。
这种文字风格放在小说里,是玩梗、是恶搞,是马亲王自成一派的幽默体现,可放在电视剧里,就会观感不统一,让观众出戏。
每集导演还专门做了一个说书板块,安排演员来提炼亮点、解读剧情。
这个板块,直白点说,就是一个有些画蛇添足的前情回顾。
经由台词、说书板块,我们不难看出,该剧希望把受众群体扩散到全年龄段。
但从低迷的收视率上看,该剧不但没有像预期那样吸引很多观众,反而很可能因此流失掉了一部分观众。
弄巧成拙,不过如此。
《风起陇西》是不完美的,但瑕不掩瑜,它值得说道的地方还有很多。
小人物影响大时代
话归导演路阳,他最擅长讲逆境中的小人物,也是时光君决定入坑追剧的原因。
无论是《绣春刀》中的锦衣卫,还是《刺杀小说家》里的绝望父亲、颓废少年,他们都是孤注一掷的小人物。
在路阳的电影里,这些角色总是被置于某种困境之中,提炼出某些高光时刻。
一如《绣春刀》里沈炼在修罗场搏杀,《刺杀小说家》结尾的凡人弑神。
和《绣春刀》类似,《风起陇西》也在家国情怀下,讲述了小人物的道义坚守。
它以小见大,没有过度渲染战场厮杀和宫廷权谋,而是从历史典故切入,引出情报战线上藉藉无名的一群人。
男主角陈恭,既是个十足的小人物,又是个能够影响大局的“弈棋人”。海报上已经给足暗示:“谁人手中子,扮作弈棋人”。
剧集一开始,编剧就给陈恭设置了一个地狱困境,让他腹背受敌。
一方面,街亭失守、马谡被斩,不管真相如何,后果总要有人承担,作为提供“假情报”的那个人,陈恭就成了最大的背锅侠。
另一方面,卧底曹魏,在敌人眼皮子底下行事,陈恭很快就爆发了信任危机,同事怀疑他,千方百计地试探,领导对他也不是百分百的放心。
陈恭要如何自证清白,化解危机?
好在,蜀汉前来找他问责的,是他的义兄荀诩。
兄弟反目成仇的狗血戏码并未上演,荀诩很快就试探出,陈恭并未叛变。
出差前,上司冯膺(聂远 饰)让荀诩服下毒酒,让他在三个月内完成任务回国解毒。
如果荀诩不杀陈恭,那他自己就得死。
明知荀诩和陈恭是结义兄弟,为什么冯膺还要派荀诩出马,让他们兄弟相残?
这里面似乎又有别的文章,冯膺也不相信陈恭必定会叛变,想给陈恭最后一次机会。
陈恭的身份,真的只是蜀谍“白帝”吗?
其实也不尽然。荀诩曾在冯膺的试探下,透露了这样一个细节——年轻时,陈恭曾是李严的门生。
李严是曾被刘备托孤的蜀汉重臣,是诸葛亮在政坛上最大的敌人。
“陈恭喜好奇门遁甲之术,曾经是辅汉将军李严的门生”,这句话,就像一枚定时炸弹,早早埋进了剧中,为可能存在的“碟中谍”埋下了伏笔。
质感上乘
虚虚实实,是这部剧给人的第一印象。
人物是虚的,游走于虚伪与真实之间,需要不断地背叛别人,甚至背叛自己。
光线是虚的,布光以天光、烛火等自然光为主,画面始终的是冷、青的。
白天,剧中角色往往只见剪影,似乎有一股绿油油的水汽蒸腾;夜景戏,人物背后是大面积的阴影,四周可视性极低。
不少观众因此抱怨,手机调到最亮也看不清。
要知道,在后台增强素材的亮度,远比观众提高手机亮度省事。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是主创故意不让我们看清。
历史本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生存于历史中的人,却是具体而鲜活的。小人物终其一生想要把握自身命运,使尽浑身解数,却发现始终被一只虚无的手所操控。
剧中的黑,是三国乱世杀人不过头点地的残暴;剧中的暗,是棋子想穿破迷雾掌握命运却终将失败的隐喻。
影影绰绰的光影,指向了人心的深不可测。平静祥和的表面,涌动的是危机四伏的背后,是数不尽的权谋与人心。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当我们谈起三国,首先想到的是魏武挥鞭、是诸葛亮出师未捷、是称霸江东的孙氏父子,有气魄、有胸怀,但也太宏观、太缥缈、太符号化。
而这部剧,恰恰给这段宏观历史,标注了微观的注脚。这种对时代力量的微观解构,正是这部剧体现出的最大价值。
此外,《风起陇西》阴郁的冷色调,也和那些富丽堂皇的古装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它险象环生的叙事氛围达成了呼应。
除色调之外,该剧还很注重镜头感,室内场景仅有为数不多的案几、矮凳,室外场景不管街道还是田地,都人口稀疏、物资简约。
留白的地方很多,保留了空间的整体性。
这种置景编排,让它在气质上流露出了一定的冷峻感——不那么繁华,而是淡泊又宁静。
细细琢磨,还有一种武侠电影式的微妙语境:树影婆娑、风影摇曳,人在其间穿梭,移步换景。
很多短兵相接的动作戏,都采用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一气呵成,有章有法。
它的运镜完全是电影级的,大气流畅。
尤其是到了紧张悬疑感强烈的桥段,镜头能体现出强烈的运动感和压迫性,可以很好地烘托情绪。
动作招式生猛且粗劣,追求狠辣实用,以迅速击杀对方为目标。
因为晋代之前,中国并没有“武术”这一概念,在命如草芥、人人自危的乱世,人们一般使用以命相搏的格斗技巧,忽略动作的美感与观赏性。
不得不说,在质感上,《风起陇西》确实达到了相当高的审美门槛。
但观看这部剧,也确实需要一定的专注力,前几集出场人物众多、剧情节奏快,再加上台词不文不白,光线晦暗不明,的确容易劝退一大波观众。
只要熬过前面铺垫,后面的故事就会变得明朗许多:主要人物变少了,故事也更精彩了。
如果可以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相信它还是足以吸引你的。
-END-
【 时 光 投 稿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