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经典永远的标杆,87版《红楼梦》是实至名归还是被媒体过誉,一直是网友们的讨论热点。

甚至还有人将电视剧的无法超越,归类为陈晓旭的名人“致死效应”。

那么《红楼梦》究竟凭什么被称为无法逾越的山峰?或许可以对比当下一些古装剧的现象找答案。

横店影视城的建立,为不少古装电视剧提供了拍摄场地,虽然减少了实景搭设的投资,但也加大了“穿越”怪象出现的概率。

比如高希希的《神话》和新《三国》实景使用重叠度超过了一半,搞得不少网友观看时觉得跳戏。

眼见着秦王和易小川对话,却难免思维延伸成“关公战秦琼”。

没有实景搭设的地方,现代古装剧会采用绿布抠图的科技手段,所以不少花絮中的演员是对着绿布展现信念感。

或是山川或是河流,虚拟科技虽然压缩了拍摄周期,节省了搭建实景的时间,但特效终归还是有瑕疵。

比如《孤芳不自赏》中的各种五毛钱特效以及《有翡》中的廉价小树林和湖泊。

反观红楼梦的拍摄,没有高度重合的现有建筑,没有廉价感十足的简陋场景,也没有抠图技术的加入,有的只是1:1的场景还原。

80年代初,眼见得别国经典都被影视化,而我国相关领域却一片空白,央妈稍加思索后成立了红楼项目组。

本着不做则已,做即做经典的原则,剧组要求尽最大力度还原。

话好说事难做,最先摆出来的问题就是场地。

那时候还没有横店,也不能像《楚乔传》那样牢房墙壁用泡沫板代替,只能用实打实的砖石配混凝土来构建传说中的大观园。

好在宣武区正准备建公园,所以剧组“捡便宜”用了人家的地皮,但拨付的94万元建设款可愁坏了剧组。

大观园按原著还原的话要数十个景点,最耗费财力物力的场景是黛玉进贾府、秦可卿出殡以及元春省亲。

造价算了一遍又一遍,划去一项又一项,删删减减算起来这94万元都捉襟见肘,思来想去没办法只能先建设一部分用以拍摄。

拍摄的途中再请示文件进行门票出售供游客观光,等卖出来门票钱了再继续用以实景搭设,如此往复循环将近两年,才将所需的外景全部建设完成。

不管是因为篇幅过大导致拍摄时间跨度久,还是建设时间久拉扯了拍摄进度。

总之用三年时间雕琢一部36集的电视剧,按现在的古装剧拍摄周期是万万不可能了,一来是资本不允许,二来是演员档期不允许。

时间被压缩,质量方面难免受影响,所以经典难以复制。

实景搭设为了让演员时刻处于沉浸式表演状态,而道具细节方面的处理则为经典呈现提供底蕴和灵魂。

比如剧中秦可卿自宁荣街出殡的那场戏就十分震撼。

据说除了外景搭建,拍摄需要的道具筹备了一年之久,为了能尽可能还原皇家气派,剧组请了殡葬文化专家和参加过军阀吴佩孚葬礼的老前辈进行现场指导。

大到远亲近邻的服饰穿着和走位,小到纸人纸马、童男童女等道具的扎成和放置位置,无一例外的都是根据原著描述和专家的指导进行还原。

据说最后拍摄时仅道具就摆放了将近2公里,浩浩荡荡的场面不仅让电视剧呈现出了质量感,也一定程度上地丰满了剧中人物故事线。

追风动漫

如秦可卿明明是秦家养女,何故如此隆重?

场面谜团重重,十分符合原著风格。

除了场面的真实具有代入感之外,《红楼梦》能成为经典,演员们值得推敲的服装也是一项重要的影响因素。

项目组成立之初,服装设计师对每个角色的造型都进行手稿设计,拍三年就结合描述和古画修改了三年。

据相关统计整部剧服装多达2700余套,每套都是根据人物人设、出场场景进行精心设计。

在设计师史延芹的手下,角色们的衣服不光起到了蔽体作用,还有参与表演、升华氛围的作用。

比如林黛玉,从出场到戏份杀青,服饰基本都是素色打底,最多是加一点繁复的花纹。

为了衬托她的性格清冷孤傲,设计师还别具匠心地多次将绿萼梅花绣在林妹妹的衣服上。

如祖孙相见抱头痛哭那场戏,柔光布景下披风领口与下摆处的绿萼梅花遥相呼应,就烘托了当时的林妹妹形单影只的处境,让人多生出一份怜爱。

同理可证的还有泼皮破落户——凤辣子。

由于她没什么文化底蕴又性情泼辣,所以整部剧的服饰都是以贵气和明艳元素为主。

金丝八宝攒珠髻、亮色云肩、大红褙子以及昭君套和宝石抹额,无一不彰显她的华贵和在荣国府的地位。

尤其出场的那件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即便不介绍也能看得出来这人在荣国府的地位不低。

反观现在的古装剧服装,不再追求造型别致,而是开始流水线作业、向潮流低头。

追求性感的有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的露肩V字领;

追求仙气的有《千.古.玦.尘》里的全员蚊帐大袖;

追求色彩艳丽重灾区是《重耳传奇》,清一色的廉价COS装。

每一个看起来都不现代,但又距离经典古装十万八千里。

何故?

说到底还是没有时间沉淀、没有过硬的底蕴支撑,不料往身上一披就敢说自己是古装剧,结果自然就是难有代入感。

不少人觉得电视剧的好坏,演员才是关键性决定因素,“妆造”只是辅料、

但如果说2013年央8播出的8.8分电视剧《舞乐传奇》,槽点十之八九集中于造型过于廉价时,还会觉得不重要吗?

《红楼梦》的震撼之处除了恢弘的实景、演员们的细致入微的眼波流动,绝美的角色妆造也起了很大作用。

据说为了让剧中的每个造型都别具特色,负责“妆造”的杨树云前后看了7遍红楼梦的原著,为每个女性角色设计的发型梳就都需要花费数小时之久,小到银线都是不假于人一节节缠上去的。

除了设计发型,化妆师杨树云对各个角色的妆面勾勒也极其下功夫,甚至连一闪而过的手部特写都不放过。

他觉得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作为大家闺秀的林黛玉,手部细节必然更加精致,所以她出场时的手部特写,杨老师来回花了两个小时。

不是觉得效果过白就是感觉肤色不符,于是洗了重画,画了再洗最后才呈现出镜头下那一闪而过的纤纤之态。

杨老师妆造设计过程中,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历还有黛玉妹妹的“罥(juàn)烟眉”。

当时的红学研究者虽多,但没人知道黛玉妹妹所谓的“罥烟眉”到底长什么样,读了7遍原著的杨树云也想不出来,所以只能停下来翻阅各类史书画卷进行查找。

遗憾的是并没有相关记载,最后勉强从曹公好友那里找到了一首和“罥”字相关的诗句,凭借着诗句描绘的灵感才设计出了林妹妹的灵魂之美。

据说画出来之后陈晓旭一抬头看镜子,眼泪就下来了。

分分钟代入情绪,可见这对“心灵的窗框”有多重要。

如果当时的杨老师没有用原著做设计支撑,或者舍不得花时间翻阅古籍,而是直接让黛玉妹妹直接顶着野生眉出现,或者后期流行的韩式一字眉,甚至是宋慧乔所谓的流星眉。

那么可想而知陈晓旭版本的林黛玉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令人难以忘怀。

经典电视剧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大场面做骨架之外,还需要小细节做血肉,不追随时下潮流而是用心创作引领潮流。

杨老师的用心让《红楼梦》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古装剧中的造型都以他为标杆,只是后来韩流侵袭一字眉横行,搞得古装剧没了古典美,反而成了COS同人剧。

再后来拍摄周期和投资逐级缩减,几个小时做造型的主配角换成了清一色的高马尾或披肩发,楚乔出门左转摇身一变成了周翡,陈芊芊一抹脸又成了白凤夕,各具特色的古装发型成了历史。

当拍摄影视剧的目的由呈现经典变成了赚钱之后,不论是资本方还是演员本人,在时间金钱和精力方面的投资就不可避免地减少。

进而流水线输出模式增加,比如一些流量演员,戏约一部接一部却丝毫不见演技长进。

第一部作品表演卖萌撒娇,第八部作品依旧嘟嘴瞪眼,完全没时间沉淀自己或者是了解角色。

只顾着千人一面的透支名气、糊弄观众,这样的粗制滥造除了粉丝爱看,何成经典,又如何成为灵魂人物?

现在有几个艺人会像吴京那样,为拍《战狼》去特种部队待18个月?似乎上一次听说演员花时间进行专项培训的,还是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

反观《红楼梦》在拍摄前期剧组就请了20多位红学专家组成顾问组,历时两年完成剧本。

而后面向社会各界选拔演员,不要求流量、无所谓是不是锥子脸甚至也不要求带资进组,只是单纯地筛选符合角色的演员。

待演员定型后转交专家组进行集中培训,包括剧本整体研读,单个角色解剖。

甚至在拍摄期间演员也是拍完自己的戏份后,马不停蹄找专家继续研讨角色,经年累月的研读,演员与角色融合度大大提高。

甚至在花絮中,卸了妆接受采访的陈晓旭和邓婕,一颦一笑还都有剧中人的影子,如此齐心协力地付出努力最终才换得了每个人都是主角的《红楼梦》。

同样的情况如果放到现在,恐怕没多少演员能静下心来为一部不知能否走红的电视剧付出时间和精力。

而且也没有这样长时间打磨的机会,这也是《红楼梦》经典无法复制的原因。

后记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所有细节都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过时。

《红楼梦》当之无愧,无懈可击且为后世立下了标杆。

那为什么随着科技的发展,足够惊艳地积累下,无法再铸经典了呢?

或许是匠人精神的消失吧。

利益的催促下,大部分人已经随波逐流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