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回顾过去的经典影视剧?我觉得,百无聊赖之际,三大视频平台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自制片,院线电影的质量也是堪忧,只能选择去看那些以前的国产佳作。
从编剧到导演再到演员,虽然电影是商品,但起码他们对待观众的态度是很有诚意的。当然,在这些经典影片里,也有一些是因为片名被观众忽略的。毕竟,片名是门面,取不好名字,故事再好也有点吃亏。
在我印象里,有这么五部被片名耽误的国产佳作。也不能说片名取得不好,就是没什么吸引点,勾不起观众想看的兴趣。但如果真的看过,没有一个人不夸它们好看的。《Hello!树先生》
这部电影应该算是王宝强演技的巅峰之作,虽然后来他又参与了《一个人的武林》,演的封于修再次创造了荧幕经典,但树先生的表演是被列入表演教材参考的。段奕宏在采访中也忍不住夸赞王宝强的表演,尤其是抽烟的动作,其他演员恨不得抽三四百种花样,而王宝强一个姿势这么保持着,就强于任何人,这才是演技。
有人说这部片子是王宝强本色出演,但我觉得,他是因为在农村生活时见过类似树先生这样的人,有体验有研究,才能塑造出最经典的树先生角色。家乡容不下肉体,他乡容不下灵魂,无论是在家乡还是他乡,如果始终找不到自己,让心灵有归宿,那么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树先生。
他不是疯子,他只是太过空虚,亲情友情爱情全部破碎后,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如果没猜错,每个村里都有树先生这样的人,谁家婚丧嫁娶肯定少不了他的身影,别人笑他太疯癫,他笑别人看不穿。
电影名字取得太普通,也太文艺,如果不是王宝强的主演,贾樟柯的监制,恐怕这么好的故事就被错过了。《斗牛》
一人一牛的表演,足以秒杀一切众明星参与的电影。黄渤毁容式的表演真的震撼到我了,很难想象,一个演喜剧的演员演起悲剧来也是很厉害的,黄渤也凭借这部电影获得影帝。
黄渤一个人撑起了这部电影,这不是夸大,因为大多数时间里,黄渤都得面对一头牛表演,喜怒哀乐全部都得拿捏到位。如果和人表演,还能在对戏中激起好胜心,可对着动物表演就太困难了,既不能正常沟通,又不能掌握动物的情绪,所以,一切都得演员根据故事自己把控。
《斗牛》应该属于什么样的故事呢?其实它的核心是对农民骨子里坚韧品质的赞赏。土匪,日寇,八路军,这些全部都是过客,无法兑现的承诺,不知道会不会到来的明天,牛二这个农民始终信守村里就给他的承诺。
战争是残酷的,对于农民来说,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媳妇一块地一个房子一头牛而已。可这些对于战争中的人来说,实在是太困难了。《斗牛》反思战争,也反思人性,反思社会。《暴裂无声》
凭借小成本无明星的《心迷宫》,导演忻玉坤脱颖而出,也引来了投资者。于是,第二部作品《暴裂无声》的档次明显更好了一些。请到了宋洋姜武谭卓等有名气的演技派,故事内容风格更加凛冽。
《暴裂无声》原名叫《恶人》,我觉得,《恶人》这个名字或许更有吸引力。虽然《暴裂无声》更加文艺,寓意更加深刻,但这也是看完电影后才能分析出来的。这部片子不是黑色幽默,而是悲伤的故事,这不是穷乡僻壤出刁民的控诉,而是权力金钱横行霸道无处不在的展示。
结尾处那座大山坍塌可能是张保民臆想的,却也代表着他价值观的崩塌。恶人要不是因为电影现实环境的影响,最后会被抓吗?仅仅凭借一个心智不成熟小孩的话,就能扳美剧小站倒昌万年?
真相被埋进山洞,山洞被永久封存,谁还会在乎?迟到的正义算正义吗?在我看来,既然是正义,凭什么迟到?迟到了就不算正义。《孙子从美国来》
一看片名,就知道太适合央视六套的风格了,因为这个名字太土了,土的都没有点开看的兴趣。可是,这部片子确实是好电影,“许三多他爹”罗京民老爷子主演,再加一个小孩儿,一老一小就是这部电影主要角色。
影视剧里,动物和小孩最难把握,但这部电影却不存在这样的烦恼。因为它根本没有多少大的矛盾冲突,全是水到渠成的故事内容。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孩子,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与爷爷存在差异,但电影的表现方式很生活化,你明明知道这个套路太熟悉,可最后却还是忍不住为电影流泪。
孙子要吃汉堡包,爷爷给做了肉夹馍,孙子要蜘蛛侠,爷爷给做了孙悟空。一个倔强的老头碰上一个单纯的小孩,这本身就是看点。平淡却温暖,是那种细水长流的感情传递。
罗京民这位演员没什么架子,看着特亲切,演得特到位,只是电影名字太普通,又没有大牌明星,所以这部电影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钢的琴》
张猛是最会拍东北的导演,那种后工业时代的印记遍地都是。坍塌的厂房,斑驳的墙面,泥泞的路面,整体的色调就跟那时候的钢厂一样厚重,扑面而来的年代感,东北人肯定会感同身受。
一个为了留住女儿的父亲,一群失业在家的工友,大家聚在一起努力做一架钢琴。明面上是为了陈桂林的女儿,实际上却只是借此机会重温那段热火朝天的东北工业时代。这座充满感情的城市,这群充满热情的工人,无论过得多么卑微,却也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在他们身上,有我们父辈那一代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
无论从故事内容,还是演员演技,甚至是美术场景,我都是特别喜欢的。拍这部电影,张猛多少带着点个人情怀,相比较《耳朵大有福》聚焦的是一个人,《钢的琴》聚焦的是一代人。看完后只想说一句,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以上五部电影,片名取得可能不怎么样,但故事内容绝对优秀,是那种不可多得的国产佳作,我看了不下两遍,越看越有味。有时候,我们不是缺演员,而是缺编剧,缺会拍故事的导演。不是所有拍片子的都叫导演,他有可能只是圈钱的三把手。
如果最近片荒,不妨重温一下这五部电影,值得反复咀嚼。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