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悬疑片发烧友,喜欢这类电影故事中引人入胜的悬念和严谨缜密的逻辑,更享受经过抽丝剥茧的推理和惊心动魄的追捕后,真相大白,谜案揭晓,让观众上头的那一刻。
一部优质的悬疑片,能激活观众的紧张与期待,也可以说是创作者与观众隔着屏幕展开的一场脑力较量。开篇亮出谜面,一路深藏谜底,结尾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解谜。
而每到这个时刻,电影会将那些之前暗藏在剧情中的细节全部展示出来,就像让观众把脑中缺失的一块块儿拼图填充完整,这种爽点能让观众的心理得到一种巨大的快感。也是悬疑片可以做到出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基本依赖。更是悬疑片独特的魅力所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想以出谜,藏谜,解谜这样的三段式结构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看过的经典悬疑片,写一个悬疑发烧友系列。
今天是我的悬疑片启蒙,1995年的电影《七宗罪》。
出谜
故事的开始是一老,沙摩塞(摩根·弗里曼 饰),一少,米尔斯(布拉德·皮特 饰)两代警探一起接手一件连环凶案。
一连三个被害者的惨象和诡异的作案现场直接让观众的肾上腺素飙升。电影中,警察局长觉得这只是普通的仇杀,而老警探的一句话抛出谜面:此事必有蹊跷。
这显然是一起有预谋,满足自我表达的连续作案,那么对于警探来说,谜面就是还会有几个受害者,规律是什么?
在第三个案子时,老警探通过去图书馆借阅但丁的《神曲》,领悟到凶手是以“布道”的名义进行杀戮,以宗教之名,惩罚被天主教认为遭永劫的七种大罪: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嫉妒。
这无疑是创作者有意将凶手谋杀的逻辑和顺序,也就是部分线索透露给观众们。也正是我前面提到的有意地抛出谜面让观众去破解,其用意就是让故事中的案件能与观众达成互动,让大家沉迷在这种带有宗教神秘气息的谋杀顺序和手法中。
这是故事中这起连环凶案的谜面,或者说是一条明线的谜面。也是绝大多数观众都能领会到的。而创作者还埋了一条暗线的谜面,也就是属于两位主角警探的谜面。其实这个谜面,才是用于解释建立高能结尾的关键:
即将退休的老警探从开始就不愿接手本案,对于一位从警多年,经验丰富的老警探来说,他的抵触绝不是来自恐惧和这起案件的残忍。而来自他对内心的拷问,所以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老警探总是处在自省的位置上的,他不断地在反思当今社会所塑造出的种种现代化不良欲望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反噬。
而年轻警探则不同,他是初来乍到的探员,他有着强烈的破大案的欲望。所以,这种现代化的欲望也让他成为了猎物,也成为案件最关键和最黑暗的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以一明,一暗,双线进行藏谜的分析。
藏谜
创作者先是用“七宗罪”出题,强化观众对“7”的印象,然后用“7”这个数字将我们带入了他预先设定好的节奏和陷阱中,“7”不仅是提前交代了受害人的数量,同时也是案发的时间:7天内,因此本片的英文片名就叫《Seven》。
于是我们知道了创作者想要让我们知道的故事背景:7天内会有7名受害人。而当故事中已经出现了前5名受害人后,此时我们的大脑留会自然而然地给他们都贴上“受害人”的标签,而凶手的标签则是“凶手”,警探的标签自然是“警探”,与此同时我们的思维便会按照这样的“标签”,凭借普遍的逻辑去推理:
一定还会有第6和第7名“受害人”出现,那么“警探”是会在之前还是之后抓住“凶手”呢?还有“凶手”到底是谁?“警探”能否抓住他?
而我们完全不会去想“凶手”和“警探”这两个标签也会成为第6或第7名“受害人”的标签,这就是本部电影创作者最大的成功之处,他把涉及关键剧情的线索埋藏得极其隐秘,直到最后一刻揭晓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令观众们大惊失色。
同时,在暗线中。整部电影在带着观众一起侦破“七宗罪”案件的同时,创作者其实是把很大的精力和篇幅都用于展现年轻警探狂躁、冲动、易怒的性格上。并且为了衬托他的“暴怒”而特意安排了老警探与他搭档。
这看似随意的“老少配”却隐喻了受不同传播媒介影响的两代人以及不同的性格和办事风格。即老警探是在以文字印刷品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中长大的,而年轻警探是在以电视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时代中长大的。
这些都映射了现代欲望对人的影响。所以在电影中我们看到这样一些看似无意,实则刻意的细节:老警探每晚入睡前都在读书,在警察局用老式打字机。
当他得到凶手留下“暴食”和“贪婪”的线索后,他选择去图书馆查资料。当他看到熟悉的图书馆保安们在打牌时对他们说:整个世界的知识触手可得,而你们却整夜打扑克。
在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的旋律中,老警探在思考,保安们在打牌,书籍上的知识和古典音乐绕滚影视被大多数人漠视,旧文化在衰退,新文化在蔓延。
创作者用这些电影语言无疑不是在隐喻着,之所以老警探对于线索中所记载的宗教历史,文化符号等表现出十分敏感和痴迷的状态,是因为文字和符号都是抽象的,需要人脑去记忆,分析,总结,推理才能得出答案。
而与此同时,年轻警探却在家里对着犯罪现场的照片翻来覆去,发愁,毫无思路。
最后他放弃思考,干脆去喝啤酒看电视中的篮球比赛。
这里明显是在隐喻他是看电视长大的一代。换句话说,看电视不需要动什么脑子,不用思考就能理解电视上通俗的语言和画面。就像我们看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同时可以干很多其它事,所以我们看完就忘,因为内容本身也不需要我们去记忆,分析和总结什么。主要就是看个热闹,消遣无聊罢了。甚至有时做家务和睡觉都要打开电视做背景声。
由此可见,创作者以此强调,从小就习惯于图像体验的年轻警探不怎么爱动脑子,或者说他不擅长记忆,分析,总结,推理这样严谨的思维方式。因而其性格也是很直观,感性,容易冲动,甚至暴怒,为结局的高能解谜埋下伏笔。
尤其是在老警探查了一夜资料,把所查结果放在封信里留给年轻警探时,年轻警探照着书单找来但丁的《神曲》来阅读时,他却在抱怨诗歌都是屎尿屁!看多么的粗俗,急躁。
这个细节表明了什么?无疑是年轻警探根本看不懂,或者说在他心里当务之急是破案,哪有闲工夫看什么《神曲》。可殊不知,凶手和受害者,乃至他自己都在《神曲》里。
其实这个“暴怒”或者说是急躁,不正是当代人在不得已的快节奏生活中,总是很容易出现的一种负面情绪吗,从没耐心到急躁,从急功近利到路怒症。与其它6宗罪互相缠绕,互为因果。故事也随之来到最后的高能解谜。
解谜
从表面的凶案上来看。凶手因嫉妒年轻警探的美妻而将她杀害,因而自己犯下了“嫉妒”之罪。他去警局自首后,警探因暴怒失去理智,抛弃自己警察的身份而选择为妻子复仇而杀死了凶手,此时警探就犯下了“暴怒”之罪,最后被捕而面临牢狱的惩罚。
整个连环杀人案以一种宿命般的结束而收尾,凶手“布道”式杀戮的目的终究已经实现,人性的罪行被他以另一种方式证明,“七宗罪”谋杀案完美完成。不得不说,当我第一次看到这里时整个三观都被震碎,感叹犯罪悬疑片居然能这么拍。
据说电影的结局太过黑暗,以至于投资商让导演进行修改,最终在布拉德·皮特表示若是改了就不演的坚持下,才得以成就一部影坛经典悬疑片。
然而,正是这个结尾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震撼。创作者不但把谜底藏住了,还用“障眼法”(隐喻)把观众的注意力转移,成功地让我们忽略了一直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受害者”,年轻而性格“暴怒”的年轻警探。
老警探在力劝年轻警探不要开枪的时候说“若你射杀嫌疑犯,就上了他的当,前功尽弃。”
面对自己的杀妻凶手的愤怒和自己的职业和前程,年轻警探犹豫了。电影不但高能解谜,还在最后将观众带进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和两难中。
这就是悉德·菲尔德和罗伯特·麦基(两位著名的好莱坞编剧老师)说的“抉择时刻”。开枪还是不开枪?而且两个结果都是坏的。
一好一坏两个选择,那不叫选择,没有任何悲剧感和戏剧冲突,所以坏和更坏,这才叫抉择。不开枪,凶手很有可能安然无恙,因为他请了最好的律师,而且要按精神有问题来辩护。
就在这时,凶手约翰,打出了彻底击碎年轻警探的底牌:他居然不知道(老婆怀孕了)
这句台词击穿了年轻警探的灵魂,也击穿了观众的心,击碎了所有理智。当时老警探绝望地向天看了一眼,就知道,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之所以成为数一数二的悬疑片,是因为电影的重点不在于凶手是如何预谋并成功实施七宗罪的悬疑,而是创作者把整部电影提高到对整个社会的思考和批判,甚至是绝望。
老警探所在的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冷淡、功利、自私、纵欲、贪婪、堕落、淫欲、骄傲等等人性的弱点在这里彰显无疑,电影实质是借的宗教悬疑片的外壳说的是人性,因而也成功引发了观众的沉思。幸好结尾老警探的一句话,给电影全程黑暗,压抑的氛围带来一丝曙光。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