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五,迈克尔·贝的新片《亡命救护车》全国公映。而他上一部登陆国内的影片,还要追溯到五年前的《变形金刚5:最后的骑士》。

一直以来,国内观众都亲切地称呼迈克尔·贝为“卖拷贝”或者“爆炸贝”。后面一个称呼非常直观地展现了这位导演最显著的个人风格:枪战、追车、格斗、凌厉的剪辑,以及硝烟滚滚的爆炸戏,这些可以说都是他的动作类型片中最标志性的元素。

更别说内地观众最为熟悉的《变形金刚》系列。从2007到2018这11年间,迈克尔·贝共执导了五部《变形金刚》正传,还有一部外传《大黄蜂》是由他担任制片人。这六部影片中有三部曾拿下过内地影市的票房年冠,这点连漫威都没有做到。可以说在好莱坞大片还是“好莱虎”的时候,《变形金刚》无疑是国内最卖座的好莱坞IP。

无独有偶,另一位好莱坞类型片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他曾执导的《2012》同样曾打破过内地影史的票房纪录。而刚好,这两位导演的新片都于最近登陆国内院线。只不过,往日的风采已不再。

截至目前,艾默里奇的《月球陨落》票房刚达1.32亿,而周五开画的《亡命救护车》,上映第三天,票房还不到一千万。

昔日票房大卖的金牌导演,如今在内地市场却“无人问津”。究竟是时代变了?还是他们的招式不灵了?

01

大导演的辉煌战绩

先说“爆炸贝”。

1995年,年仅29岁的迈克尔·贝拍出了长片首作《绝地战警》,一鸣惊人,斩获1.4亿美元票房。接下来,《勇闯夺命岛》《绝世天劫》《绝地战警2》《珍珠港》,每一部都能引起轰动,票房和口碑也都接连丰收。连续五部影片全球累计票房突破10亿美元,让他成为史上“最年轻十亿美元导演”。而他的《珍珠港》,2001年在国内上映时,还拿下了当年内地市场的票房冠军。

2005年,在拍完《逃出克隆岛》后,迈克尔·贝开始着手执导《变形金刚》这个系列。该系列首部便在商业上大获成功,全球票房收入超过7.09亿美元,内地同样收获颇丰,以2.82亿人民币的成绩又一次登顶年度票房冠军的宝座。

在那之后,迈克尔·贝以平均两年一部的频率,陆续推出了《变形金刚2》和《变形金刚3》,继续席卷内地市场。尤其是第二部,2009年上映后,以4.27亿的成绩打破了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3.6亿)连续称霸内地市场12年的票房纪录。不过,就在短短半年后的同一年里,票房冠军又一次易主,而打败“爆炸贝”的,正是罗兰·艾默里奇的《2012》(4.65亿)。关于后者,我们一会再聊。

总之,到了2014年,该系列第四部以19.76亿的成绩,又一次打破了内地影史的票房纪录。同时该系列的前四部票房也节节攀升。虽然第五部由于口碑严重下滑,票房也不足前作。但即便如此,迈克尔·贝凭借五部《变形金刚》系列,在内地累计创下了超过53亿的票房。这还不包括一部外传《大黄蜂》的11.5亿。

可以说,在内地影史票房冠军还没有正式被华语片占据的2015年之前,《变形金刚》这个系列当之无愧是好莱坞在华的最大金字IP,没有之一。

再回到罗兰·艾默里奇这里。同样的,和“爆炸贝”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搞爆破一样,艾默里奇也在始终多年如一日地“毁灭地球”。

年龄上看,罗兰(1955)比迈克尔(1965)还要年长10岁,而且他是一位德国导演。他的首部长片作品《诺亚方舟法则》(1984)就被选入了柏林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且作为开幕片,而这部影片居然是他的毕业论文作业。从这点上来看,两人其实都有其天才的相似性,都是在不到30岁的年纪,拍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且都一鸣惊人。

进入90年代,两德统一,《霹雳雄鹰》成为他在西德拍摄的最后一部影片。随后,他进入好莱坞拍摄了第一部美国片《再造战士》,虽然评价不佳但票房喜人。再往后,他的《独立日》《哥斯拉》都获得了相当成功的票房,也成为了上世纪90年代,那个特效技术尚不发达的时代里,我们对于好莱坞灾难大片最极致的想象。

到了21世纪,艾默里奇依旧深耕于灾难片领域,间或穿插其他类型。《后天》《2012》都是不可多得的灾难片经典;《爱国者》《惊天危机》也都是口碑尚可的动作片典范。当然,发挥不稳定的他,也有失手的时候——比如恶评如潮的《史前一万年》。

但总之,无论如何,大导演创下的辉煌成绩是难以磨灭的。某种程度上来看,他们都属于那种始终都在拍“同一类电影”的导演,不论是动作片,还是灾难片,抑或是战争片,可以说他们都在各自擅长的类型领域树立了绝佳的标杆,也给观众们带来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

02

当大导演有一天不灵了?

然而,像他们这样的大导演,也会有有朝一日失灵的时候。

迈克尔·贝在拍《变形金刚》系列的间隙,跑去拍了成本不高的《付出与收获》,以及存在感不强的《危机13小时》。在《亡命救护车》之前,他的上一部作品是三年前和网飞合作的《鬼影特攻:以暴制暴》。这几部影片都没有引进国内。

而从《变形金刚5》开始,这个系列就已经展现出了颓势。虽然国内票房依旧有15亿以上,但已经不再是好莱坞最吸金的IP了(最吸金IP变成了《速度与激情》系列)。同时,本片在国内外的各大平台上都收获了一众差评,豆瓣只有4.9分。而明年将要上映的《变形金刚6》,他也不再担任导演,而是继续担任制片人。

同样的,艾默里奇的《2012》也只是短暂地登顶过内地影史票房的榜首,而那已经是13年前的事情了。

这些年里,除去内地没有公映的作品,剩下的影片中,《惊天危机》1.77亿,《独立日2:卷土重来》5.03亿,《决战中途岛》2.94亿,这些数据表现都只能算是勉强中规中矩。至于最新的这部《月球陨落》,除了票房是近年来最低的以外,口碑也是这几部当中最差的。

这样看来,周五上映的《亡命救护车》,最终票房能有多少呢?

影片上映首日的排片比为20.9%,占了1/5,但票房收入同样也只占了大盘的1/5,勉强平衡。这样的表现完全比不上第二名的《神奇动物3》,甚至是第三名的华语片《边缘行者》。而且,本片的上座率也是当日票房榜前五名里最低的,只有1.6%,可见几乎没啥热度。

因此,到了昨天周六,影片的排片比虽然仍是单日最高,但票房占比已经有了明显的下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排片倒挂现象。单日票房的冠军也易主给了《神奇动物3》。目前,影片上映第三天,截至今天下午两点半,票房刚超过720万,已经退至当日票房第三名。并且,豆瓣也已开分,只有6.0刚刚及格,表现并不佳。

按照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影院的营业率,以及市场上好莱坞大片的整体表现来看,《亡命救护车》恐怕也难逃惨淡收场的结局。即便考虑到五一档并没有更大体量的影片入局,但就算本片一直卖到那时候,恐怕也只能维持在1亿以内的体量吧。

03

大片失灵背后的原因

大片卖不动了,原因当然是多样的。

首先,疫情是罪魁祸首。而疫情导致的全国半数影院停业,也致使了这些影片的收益只能有平日的一半,甚至还不到。好在,就在昨天,全国影院的营业率终于哼哧哼哧地升回到了50%以上,希望到五一档会有更多的影院重新开业,这样这些还在映的好莱坞大片或许还会有稍微高一点的票房进账。

另外,除了影院关门的原因以外,疫情的不确定性也导致了如今影片正常的宣发节奏被打破。往常来看,好莱坞进口片基本会空出一个月以上的宣发窗口期,而且会视影片大小匹配适度的宣发体量。然而,疫情让这一切都变得不可控了。

《月球陨落》3月9号定档,3月25上映;《亡命救护车》3月25日定档,4月22上映。这两部的窗口期都小于一个月。再加上,电影市场的萧条,也让国外片方不得不缩减了营销的预算,因此这期间除了正常的海报、预告等物料宣发,剩下的营销手段并不多。这也导致了影片抵达的观众群相对有限。

不过,情报君认为,这类影片不再卖座的本质原因在于,这些类型多少有些失效了,观众也腻了。无论是迈克尔·贝的动作片,还是艾默里奇的灾难片,无论视效多么华丽,也无论有多少标志性的作者元素,本质上其实都难逃传统类型片的固定框架。放在以往,这样没有IP加持的影片最多也就3亿左右的票房,而如今,进口片市场本来就急剧萎缩,疫情更是加速了这一局面的恶化。

再加上,这几部影片的口碑并不足够优秀,光想依靠特效就留住观众显然是不够的。疫情的出现让观众们走进影院的心理成本变得越来越高,而社会新闻的频发也占据了观众更多的注意力。在这样的基础上,一部影片如果不足以给观众带来新的体验或者感受的话,那么他们可能宁愿留在家里看短视频。

这也是为什么,全球的电影行业越来越呼唤IP的重要性。《新蝙蝠侠》上映首日,票房2258万,算是最近一个多月好莱坞影片单日票房表现最好的一部。如果说那会的影院营业率比现在高的话,那么《神奇动物3》上映时,全国影院营业率和现在是差不多的,但是它首日依然有1969万的票房,这充分说明了粉丝号召力的价值。

反观《亡命救护车》,首日不到300万的票房,实在是低得有些夸张了。想靠迈克尔·贝的名气,或者是一个俗套警匪动作片的故事就想把人吸引进影院,看来并绕滚影视官方网站入口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跳到全球视角下来看,尽管即便是像马丁·斯科塞斯这样的老导演,称漫威是“主题乐园”,坚持捍卫电影“cinema”的本体性,但也仍然不能阻挡漫威风靡全球。反观老马丁、斯皮尔伯格、胖陀螺,这些留名影史的艺术大师,他们在去年的新作都不约而同地在市场上遇冷,倒也反衬出如今电影这种媒介形式在如今这个时代面临的尴尬处境。

所以,说一千道一万,即便能分析出很多理由,但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不是大导演大片不卖座了,而是时代变了。这其中的原因,有疫情的影响,有观影渠道的革新,有受众的转变,有市场的选择,还有很多别的不可控的因素。

最后,插一句题外话。就在今天,不少网友们在网上发帖怀念,三年前的今天,《复仇者联盟4》登陆国内院线,引发观影狂潮。上映首日直接豪取5.3亿票房,影院车水马龙的盛况更是难得一见的现象级体验。而从单日大盘的5.4亿,到今天截至目前的500多万,也不过短短三年光景。

或许,疫情前的那样一段时光,确实是很难回去了吧。除了唏嘘,倒也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