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神奇动物在哪里》当初上映时的盛况吗?这部时隔近六年之后登上大银幕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作品,从立项之初便深受全球范围内无数魔法迷的高度关注。

正如当年《星球大战:魅影危机》上映时,无数星战迷内心深处在欣喜若狂的同时亦揣揣不安,人们纷纷在猜测,在“哈利 波特系列”创造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成就和巨大影响之后,《神奇动物在哪里》将会把“魔法世界”的未来引向何方?这个看似与“哈利·波特正传七部曲”并无太大关联的系列,最终能否取得与“哈利·波特”同样的票房成就?

缘起

相信对许多忠实的魔法迷们来说,“神奇动物在哪里”这个名字其实一点都不陌生,没错,这原本是哈利·波特上保护神奇生物课上所用的指定教材,这本教材的作者正是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的主人公纽特·斯卡曼德。

而在现实世界中,“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作者J·K·罗琳于2001年创作出版了作为系列小说衍生作品的魔法动物图鉴《神奇动物在哪里》。

时隔多年之后,当完结了《哈利·波特》七部小说的J·K·罗琳再度回望自己所创造的这个魔法世界,并想要将其进一步延伸的时候,她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本衍生出版物。

在她看来,哈利·波特的传奇故事已然告一段落,然而魔法世界的旅途依旧还在继续,既然后来的故事结局已然圆满,那么何不回到故事的过去,讲述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传奇人物以及那些鲜为人知的决绝与心痛······

J·K·罗琳的原计划是将《哈利·波特》中有所涉及却没有细说的那些魔法世界过往,全都塞入《神奇动物在哪里》之中,将其用类似纪录片的形式予以呈现。

然而,在与制片人大卫·海曼的交流探讨中,这个计划逐渐转变成了如何将这个故事创意改编成了一个与《哈利·波特》有着密切联系,同时又截然不同的魔法世界系列电影。

另一边,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完结之后,华纳旗下的摇钱树几乎所剩无几。

虽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华纳所掌握的经典IP并不算少,但是由于过于经典,许多IP再度改编制作成电影的难度丝毫不亚于重新开发一个原创IP。而在超级英雄类型电影的制作上,由于漫威的全新电影宇宙发展策略,华纳已然完全陷入被动困局。

对于华纳来讲,J·K·罗琳计划创作《哈利·波特》系列前传故事的想法无疑是雪中送炭,于是两边一拍即合,《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电影由此正式步入了正轨,接下来的故事相信看过电影的影迷和粉丝们已然很熟悉了。

初战告捷的系列首作

虽然电影依然受到了一些专业媒体的负面评论,诸如按部就班的剧情缺乏创新活力,难以走出“哈利·波特”系列辉煌的阴影,神奇动物与主角难以形成深层次的情感交集和互动,故事缺乏实质性的主题内涵等等。

但是单从票房成绩上来看,时隔近六年之后再度登陆大银幕的魔法世界最新作品《神奇动物在哪里》依旧还是成功的,电影最终用1.8亿美元的制片成本换来了超过八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对于许多延续多年的系列电影而言,如何平衡好传统与创新,故事与致敬,延展和深化无疑是一个严峻而又现实的问题,因为走进电影院的,永远不会只有老观众,同时还有一些此前并未接触过系列电影的新观众。

正所谓,观众在成长,电影同样也需要成长;观众在变动,电影同样也需要改变。

《神奇动物在哪里》很好的一点便是它没有过分拘泥和受制于《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已然呈现出的魔法世界,电影的主创团队十分清醒的意识到,那个部分可以在《神奇动物在哪里》中有所涉及,但是绝不会是故事的全部,因为全新的观众所期待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而不是将之前的系列故事改头换面再拿出来炒冷饭。

相较于“哈利·波特”的故事主要集中于英国,“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故事背景和年代设置无疑要更加广阔和成熟,系列首部便讲述了远渡重洋的神奇动物学家纽特·斯卡曼德在纽约追寻神奇动物过程中无意间被卷入一场威胁世界的黑魔法事件。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纽约、熟悉而又陌生的魔法世界,全新的冒险旅途,这一切都使得《神奇动物在哪里》与《哈利·波特》与众不同。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将真实历史融入故事,实现了全新演绎。

比如“第二塞勒姆”,在电影中这是一个反对巫师,抵制魔法的极端组织,它们用双手折断魔杖作为自己的标记。在真实历史中,塞勒姆这个美国小镇曾经爆发过轰轰烈烈的“塞勒姆女巫审批案”,先后200多名无辜女性因为被指责为女巫,而受到逮捕、监禁乃至极刑。电影使用这个将其特别的名字,一方面凸显了这个组织对巫师和魔法的坚决抵制,另一方面也是对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3K党的映射。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极端种族歧视愈演愈烈,许多崇尚种族优良论的白人毒打、虐待甚至残杀黑人,这与“第二塞勒姆”不分青红皂白地迫害巫师和抵制魔法几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方面,在融入现实历史的厚重之外,电影同时也通过形形色色,充斥着奇思妙想的神奇动物穿引出一系列插科打诨的故事情节,使电影保持了较高的娱乐性和观影体验。

在经历了无数好莱坞同类型电影大片的洗礼之后,显然传统的正邪对战情节已经难以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导演大卫·叶玆于是在电影中加入了全新的变量因素——默默然。

由埃兹拉·米勒饰演的克雷登斯·拜尔本从小生活在养母的严苛控制之中,拥有巫师血统的他,最终在这种畸形的生活环境中逐步转变成了一名默然者。

即体内寄宿着一种名叫默默然的怪物,一旦遭受到剧烈的情感冲击,默然者体内的默默然就会瞬间爆发,该巫师就会转化为一个雾气状,具有强大冲击力和破坏力的怪物。

无法忍受残酷现实和养母严苛管控的他最终失手杀死了自己的养母,同时将把自己视作怪胎的国会议员残忍杀害。

残酷的现实最终使他从一名受害者转变成为了反叛者与施暴者,即便纽特与蒂娜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其最终还是投奔了“黑魔头”格林德沃的怀抱,成为了后者实现自己野心的强大武器。

克雷登斯身上的悲剧性色彩使得这个人物相比传统的十恶不赦反派多了几分悲凉和现实意味,毕竟在去年大热的《小丑》中,同样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且长期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主角,最终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转变成为了混乱与反叛的标志。

野心勃勃却四面楚歌的续集

在《神奇动物在哪里》收获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之后,华纳显然有些把持不住了,在没有进行细致的剧本打磨和讨论之下,就决定让J·K·罗琳随心所欲地去处理故事的续集。

从成片来看,导演和编剧无疑想要在续集作品中呈现更多的主题内容,比如延续第一部作品中的冲突矛盾并进一步深化,为观众展现联系“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更多彩蛋,要带来更多形形色色的神奇动物角色······

但是《神奇动物在哪里2:格林德沃之罪》所没有考虑清楚的,电影究竟想要讲述怎样的一个故事,如果说前作的故事剧情还算得上完整合格,那么续作一团糟的故事剧情,最终只能打五十九分。因为从这部电影开始,许多影迷开始感觉到“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并不是为了故事而拍摄,而是为了创造续集而拍摄,说难听点就是在贩卖情怀。

4月8日,《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上映,系列第三部没有挽回颓势,反而收获了系列最低评分,因为疫情影响,票房肯定也难创奇迹。

影迷对《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的不满集中在剧情松散、剧本低幼且错漏百出,曾经的票房灵药、情怀之作,此后怕再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