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街了。

从上映前两天的2000多万票房左右,到第三天的腰斩。

再到现在上映半个月,日均票房再腰斩。

似乎都在预示着DC电影《新蝙蝠侠》在中国市场扑街的命运。

对于DC电影而言,在中国电影市场扑街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不管是以前的《钢铁之躯》还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都是这样,偶然有《海王》、《神奇女侠》一两部爆款。

当然。

在考虑到疫情影响,加上片长影响排片等客观因素,这就让原本难以逆天改命的《新蝙蝠侠》雪上加霜。

似乎在预示着,超级英雄电影只能走特效商业爆米花电影的风格一样。

想要赋予超英电影更深层次内涵的做法,基本上都避免不了扑街的命运。

漫威粉嘲笑DC电影卖不动票房,屡次扑街;

DC粉则嘲讽漫威电影没内涵,特效烂片。

但问题是,漫威电影每年都活得十分滋润,并且还几次引发了现象级的热度。

而DC粉标榜的DC电影具有深度与内涵,却连简单的破圈都难以做到。

对比这两家电影的命运,超级英雄电影真的避免不了特效烂片的命运吗?

答案显然不是的。

01、《新蝙蝠侠》本身存在的问题

《新蝙蝠侠》在国内电影市场扑街,诚然有不可抗力的客观因素影响。

但这部电影本身也是有着一定的问题。

吐槽最多的,应该就是画面过于黑暗以及电影时长的问题了。

也许会有蝙蝠侠的粉丝,或者专业的电影人士,会站出来说这部电影的视听语言是多么的优秀,愤怒的布鲁斯反应出来什么问题等等。

因为一部电影的基本构成,是由叙事语言以及视听语言来构造出来的。

但是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观感体验绝对是叙事语言大于视听语言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说电影的本质上就是一个故事。

所有的视听语言都是为了叙事语言来做服务的。

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最为震撼的也是故事,视听语言确实能够锦上添花,但很难做到脱离叙事而独立。

《新蝙蝠侠》本身还存在叙事臃肿的情况,再加上画面的黑暗,以及3个小时的时长。

路人观众在电影院当中真是如坐针毡。

当然。

会有蝙蝠侠的粉丝乐在其中,寻找蝙蝠侠的愤怒,以及其他的一些乐趣,尤其是关于这点,欢迎各位粉丝积极留言讨论,我倒要看看你们能看(chui)出什么来,纯好奇。

所以。

总的来说,《新蝙蝠侠》在国内市场,或许口碑很好,但票房还是一言难尽。

02、漫威:降低门槛才能大赚特赚

至于超英电影另外一个巨头:漫威,则是在超英电影市场当中赚了个盆满钵满。

就连好莱坞其他电影公司,也是模仿漫威开始搞电影宇宙。

但始终都是不成气候。

很多人想不明白,为什么都是电影宇宙,为什么都是超英电影,偏偏就漫威赚钱了呢?

难道真的是学我者死?

漫威成功的秘诀,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很多的分析。

从彩蛋到特效,从情怀到夹带私货等等,都能够看到漫威在超英电影当中努力。

当然。

这努力有好的也有坏的。

但事实上,漫威电影在《复仇者联盟4》之前能够取得如此成功,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降低观影门槛。

在《复仇者联盟4》之前的任何一部电影,基本上路人拿起来就能够看的明白,并且还能够看得爽。

或许在某些电影当中,会掺杂着一些前情,但也不妨碍整部电影的叙事。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极大拓宽了漫威电影的路人盘。

而在这方面,DC又是怎么样做的?

在某些DC粉当中,张口就是不懂XX就看不懂XX,不知道XX就别来看XX。

一张嘴就是劝退的味道。

仿佛看个超英电影,就能有个优越感出来。

这种观念要不得。

但事实上,在新世纪以来,大部分的DC电影都是走所谓的粉丝向。

粉丝向这个词语看起来诚意十足,但也意味着观影门槛,更意味着可能会失去路人盘。

我们都知道,一部电影最大的基本盘就是来自路人所贡献的票房。

失去了路人盘,也就意味着电影很难取得好的票房成绩。

这也是漫威和DC两者之间的最大差别:

一个将饭喂到观众的嘴边,一个故作高冷你TM爱吃不吃。

而从漫威在这两年的情况来看,似乎也是在走粉丝向了,这是在自取灭亡?

从《奇异博士2》的预告来看,提到了MCU衍生剧《洛基》与《旺达幻视》当中的情节。

不知道在电影上映前,没看过这两部衍生剧,是否会影响观感,还有待电影上映才能查证。

03、超英电影避免不了特效烂片的命运

超英电影能否做到票房与口碑共存的可能?

有。

但就目前的大环境而言。

很难。

因为好莱坞的资本基本都扎根在了IP赚快钱的行为当中。

比如当年诺兰版的蝙蝠侠三部曲,就是绝对的爆款作品。

《黑暗骑士》不仅斩获了10亿票房,更是成为了超英电影的口碑天花板,还敲开了奥斯卡的门。

可以说,是口碑与票房双爆炸的佳作。

但现在的好莱坞电影公司,还有谁愿意这样去做呢?

看看漫威,一年三四部,再加上三四部衍生剧,搞点多元宇宙概念,加点特效,卖点情怀,流水线生产,这钱不仅来得快还来得好。

谁还愿意去做?

所以,在未来,大部分的超英电影或许都逃不过特效烂片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