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被骂更惨的是什么?

是没人骂了。

无人在意,上周有部电影悄悄地来,又悄悄走远了。

《月球陨落》。

1.5亿美元投资,灾难片大师罗兰·艾默里奇(《独立日》《后天》《2012》)执导。

然而这部灾难片最灾难的部分,是票房

2月4日,《月球陨落》在北美上映,首周末只进账987万美元。

截止3月29日,加上国内首周末的6760万,该片在全球的票房累计不超过5000万美元,回本还遥遥无期。

IGN的点评点评意味深长:一个曾经伟大的导演制作的无聊灾难片。

颓势早就显现,只不过没有输得这么彻底。

罗兰·艾默里奇的《独立日》1996年席卷全球票房8.17亿,20年后的《独立日2:卷土重来》2亿的成本最终票房3.8亿美金,不及前作一半。

老去的或许不仅是罗兰·艾默里奇。

想想看,你有多久没看到一部现象级的灾难片了?

曾经如日中天。

今天的观众却连骂都忘了去骂。

今天这一篇,送别让我们肾上腺素狂飙过的灾难片。

也给今天这个充满了更多不确定性的世界。

01

灾难片,一直是好莱坞的香饽饽。

经典中的经典《泰坦尼克号》就是爱情X灾难,杰克和露丝缠绵绝恋,要不是放在灾难背景下,怎么够荡气回肠。

它盛行得更早的一个高潮,甚至要追溯到1974年,华纳和福克斯共同合作的《火烧摩天楼》。

那时候还没有CG特效技术,微缩模型的方式展现摩天大楼的全景,却十足吓坏了不少观众。

高耸的大楼,孤闭的空间,熊熊的烈火,人们的嘶喊、吼叫。

每一帧都抓准了观众的代入和恐惧心理。

大楼中徒手攀爬的镜头,吓得大家揪住了心。

最终,《火烧摩天楼》狂揽4883.8万美元的票房,成为1974年的北美票房榜冠军。

隔年于香港上映,打破进口片香港票房纪录,并且击败许冠文、许冠杰的《天才与白痴》拿下年冠。

那一年,香港票房top10上还有另外两部灾难电影:《大地震》和《国际机场1975》。

灾难片的风潮,席卷而来。

此后,灾难片的发展和与特效的进步相辅相成,越来越逼真、震撼的大场面,一次次刷新着观众的眼界。

过去的灾难片要么是出于事故。(《火烧摩天楼》《泰坦尼克号》)

要么是危险生物。(《大白鲨》《侏罗纪公园》)

千禧年之后,因为全球化的加深,以及环保意识的兴起,大众的忧虑转向一个新的对象

地球。

这也让灾难上升到了全新的规模。

2000年的一部《完美风暴》让华纳公司在全球赚足3.3亿美元,成为继《泰坦尼克号》后最卖座的灾难片。

传统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在灾难片中被略去,取而代之的是自然面前,无能为力的小人物。

你只能感叹地球的报复多么可怕。

人类唯有敬畏自然。

2004年,电影《后天》再进一步凸显了这个主题。

不仅聚焦温室效应题材,还直接批评了美国政府的环保政策。

灾难场景更是呈指数级增长。

对于大多数的观众而言,或许《后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灾难启蒙电影。

水淹自由女神像、纽约冰封、万吨轮船进城、直播记者被龙卷风刮来的广告牌卷走身亡......

这对于当时的观众,都是超出想象的末日场面。

今天,《后天》在国内已成经典。

实际上,在当年同期影片中,它既无《特洛伊》有布拉德·皮特撑台的豪华阵容,更无之后《十面埋伏》2000万打造首映庆典的宣传攻势。

却还是靠后劲杀出一片天,上映月余仍能满座。

火爆的场面今天令人难以置信

每天晚上8、9点黄金场次的票销售一空,观众需等待一两个小时才能买到午夜场的票。

那段时间里,还出现一个插曲。

《后天》在某影院放映途中画面中间出现一条白线和些许雪花,持续数十分钟。

一般一部电影拷贝放映300场就会磨损,而《后天》公映已近两个月,放映近480场,硬生生被磨出了画面瑕疵。

之后,越来越多灾难片蜂拥而上。

光2006年的银幕,就有《海神号》《世贸中心》《93航班》《灾难地带:纽约火山》《大海啸》等多部大片上映。

终于,2009年,最大的一股“浪潮”袭来。

《2012》。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话题营销,当年一度引起全球性恐慌。

以致于影片公映前的11月9日,美国宇航局(NASA)不得不在官方网站公开声明:2012年12月21日不是世界末日。

必须承认,《2012》的野心够大。

《独立日》故事主要发生在外星人36艘飞船登陆的36座城市,《后天》冰封的则是南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2012》一上来,就是地球的末日景象。

10.9级大地震、超强火山爆发和1500多米高的海啸......可以说是一部灾难片全家桶。

你能想到的末日场景都给你预演了,一部更顶三部强。

就连《纽约时报》都忍不住用大标题形容艾默里奇:“摧残地球,一遍又一遍!”

这是灾难片最盛大的狂欢。

但巅峰过后,便是陡峭的下坡。

《今日美国》的一篇采访中,艾默里奇称《2012》将是他的最后一部灾难片。

我不能再毁灭地球了,灾难片已经达到了我个人的极限,可能很多年里我都无法超越自己。

当年Sir听到这番话,只当艾默里奇是暂时审美疲劳或谦虚。

没想到,这居然是《2012》唯一成真的预言。

02

狂欢后的颓败或许并不意外。

想想看,为何狂欢?

难道不也是因为拓展不出创意,才无计可施地一遍遍加麻加辣,掩盖菜品本身的寡淡。

难道不也是因为眼见大势已去,于是才下定决心在转身离去之前,大闹一场。

这不是什么马后炮。

实际上,哪怕是巅峰代表的《后天》和《2012》,比起内地豆瓣友好的8分+,两部在当年的烂番茄指数皆双双远离及格线。

原因就如《华盛顿邮报》的评价:

一个老套的情节彻底粉碎了对影片的幻想,平庸的对话和笨重的感伤,最糟糕的是影片呈现出一种叙事的随意性。

就像是“艾氏灾难片”被贴上的另一个标签:

“灾难A片。”

不在乎故事和情感,一见面就直接嘣嘣嘣/啪啪啪。

看点仅剩视觉画面。

事实上。

就连灾难场景呈现这唯一的看点,这些年都渐渐趋于一致了。

如同Sir常常吐槽的国产古偶、爱情片,灾难电影何尝不是进入同一种工业流水线创作。

不管灾难源是什么,反正来个大海啸就对了,来个地震就对了,大楼坍塌就对了......

原理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故事,更是被遗弃到最末位。

每部灾难片必备的情感线索。

也同一个模板,复制黏贴。

1998年的《绝世天劫》,一开始就是父亲和女儿,因为恋爱问题剑拔弩张。

2014年的《不惧风暴》,变成儿子因为母亲过世,与父亲的矛盾。

到了2017年,《全球风暴》情感基点依旧是兄弟之间因为人造卫星的归属而缠上的分歧。

而为了配合这一规律,主角的家庭关系通常不允许完整。

要么是来自单亲家庭(《绝世天劫》《不惧风暴》);

要么是夫妻离异,或者正在办理分居(《龙卷风》《完美风暴》《末日崩塌》《末日逃生》)。

当然了,在进度条临近大结局,这些误会纠葛最终都会在灾难中化解。

与其说这叫故事,不如说是灾难视觉的配套买一赠一。

现在往回看,就算是《2012》和《后天》,剧情模式也是出乎意料的相似。

《后天》中气候学家杰克察觉到地球气候异常,但被官方无视,认为其小题大做。

《2012》中物理学家艾德里研究发现太阳活动异常,但他的研究成果并没有人在意,他只好孤身闯入聚会传播观点。

灾难来袭后

《后天》剧情沿着两条线索发生,一条是以美国总统为代表的政府如何拯救国家,一条是杰克搭乘飞机拯救被困图书馆的儿子。

《2012》同样是两条故事线,一条是艾德里安如何协助世界各国完成逃亡计划,一条是杰克逊载着前妻和儿女逃生。

20年前,《独立日》总统的演讲是经典。

20年后,《独立日2》也原汁原味来上一套。

2009年。

灾难片凭借《2012》登上该类题材票房顶端。

但当时的全球票房冠军并不是《2012》,而是卡梅隆的《阿凡达》。

如果说灾难片走向下坡的一个原因是自家味道太单一,那么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家口味太丰盛。

简单来说,《阿凡达》相较于《2012》的优势就在于,你有的灾难我也有。

我有的,你想都别想。

当灾难片只是单一地输出视觉特效和灾难恐慌,无形间就丢失了市场竞争的“不可替代性”。

好莱坞大片不再是灾难片的天下。

风水转到了超级英雄片的那头。

2017年档期相撞的《全球风暴》和《雷神3:诸神黄昏》。

《全球风暴》北美首周末票房仅收获1330万美元票房,第二周周末票房则跌至590万美元。

而《雷神3》首周末直接以1.21亿美元的成绩登顶夺冠。

输赢之间,是灾难片在市场的优胜劣汰。

时代变了。

灾难片重场景,弱人物的特点,让观众陷入疲倦。

大家可能一下被宏大的场面震慑,却无法持续共情。

而此时电影的IP效应进一步显现,超英拍了续集又续集,又是宇宙又是彩蛋。

在重复中,强化着粉丝对IP角色的情怀。

灾难片成了枯燥乏味的灾后现场。

超英片,则是形式多样、性格鲜明的主题乐园。

观众往哪走,已经没有悬念。

03

回顾近几年的灾难电影。

说完全躺平也不公平。

但要么用错劲,要么落入半新半旧的尴尬处境。

比如刚刚提到的《全球风暴》,以太空的人造卫星网络为噱头,故事还是副总统篡位的阴谋论那一套。

还有《月球陨落》。

这回,艾默里奇终于从地球触向宇宙。

寂静的太空,布莱恩和马库斯正在执行飞船的维修工作。

突然间,一道黑色不明物质从月球内部迸发,朝飞船方向攻击,最终马库斯遭黑色物质吞噬身亡。

多年后,月球轨迹发生异常,不久后将直接撞击地球。

一个叫做KC的博士,提出了“月球空心说”。

即月球实际上是由内部能量核操纵的一个巨大机器体,异常源于能量核被不明物质损坏。

听着,是什么流行元素都占齐了。

灾难、恐怖、科幻、科教......

什么都像,就是不像灾难电影。

看到电影崭新的设定,现在的观众第一想到的不是惊叹,而是提问题、找bug。

这也是《独立日2》明明套用了第一部外星入侵、飞船对战的外壳,仍不能满足影迷的根本原因。

过去,视觉是第一要素。

但现在,视效甚至有时候都不再是主要要素。

如何拍好灾难片?

严格来说,这个道理,其实早在47年前,好莱坞自己就曾做过示范。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

当年,这部总投资不过900万美元的电影,硬是在全球席卷了4.7亿的票房。

这令人咋舌的回报率。

但实际上,整部130分钟的电影,“大白鲨”直到98分才正式亮相。

98分钟前,斯皮尔伯格全程以浮在水面上的鲨鱼背鳍和突如其来的杀戮,营造一种凝重而惊悚的氛围。

看到了没有。

和所有经典的电影一样,不是因为任何的噱头,而是历久弥新的电影语言。

而后来的灾难片,已经全然忘记了什么是less is more。

因为观众爱看灾难,便一股脑堆砌灾难。

这难道不是一个跪舔掩盖虚假,最后被观众识破和抛弃的故事。

就在好莱坞灾难片越来越走投无路的时候。

韩国灾难片却自己玩得嗨了起来。

论制作水平,韩国和好莱坞当然差得远。

但难得的在于,它让灾难的破坏有了情感力度。

确切地来说,是韩国社会情绪中特有的愤怒。

《摩天楼》。

高耸如云的摩天楼,灾难之外,还是上流社会炫耀和操控房价的资本市场。

消防队长英基在解救受困人员途中,接到局长命令,优先绕远路抢72楼议员的家。

《隧道》。

不仅正面揭示政府官员在经济建设中急功近利的工程腐败问题。

甚至把镜头对准人性最阴暗自私的角落——民意,就可以杀人吗?

《汉江怪物》更是一部反灾难片套路而拍的灾难片。

电影中渲染出怪物现世、病毒肆虐的氛围,但是又一举戳破——什么隔离,病毒都是瞎折腾。

真相便是,“苛政猛于怪物”。

这些灾难片,不见得有最震撼的灾难场景。

却总比好莱坞空洞的灾难特效,更能直击人心。

因为我们要看的灾难,终究不是一场推倒多米诺骨牌的表演。

而是要深切得感知,那被推倒的多米诺,究竟意味着什么。

过去好莱坞灾难片诉诸的是

我们安稳的生活可能转身即逝。

如何产生出生活被颠覆的震惊感?

好莱坞祖传技能:打卡地标,将完全违和的元素拼接在一起。

外星人轰炸白宫,水漫喜马拉雅。

用我们生活中绝不可能看见的奇观,塑造末世。

而现在呢?

灾难片的活,被越来越普及的互联网抢走了

当今的灾难未必变多,但频繁的推送和话题,正在让超载的灾难信息充斥你的眼球。

当年我们看威尔·史密斯的《我是传奇》,空空荡荡的城市觉得不可思议。

可是疫情都过去三年了,一夜空城,社会停摆,大家各自躲避、求生的场景,我们早就麻了。

澳大利亚一场从2019年烧到2020年的大火,如今看来也远比当年“灭霸”的那部《勇往直前》来得更惊心动魄。

而灾难片,不再有独一无二的“震惊”展示权。

当你对这个地球上真实的灾难无心应对时,一遍遍空洞、无来由的特效场面,正在让灾难变成可笑的“狼来了”。

狼来了吗?

对不起,狼早就来了。

今天观众无奈或许不是没有灾难片可看了。

而是灾难片导演的想象力。

怎么追,也追不上这个分崩离析的世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罐头盖的日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