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部《蜗居》火遍大江南北。
剧集不仅收视率破纪录,口碑成绩也十分不俗。
9万人在豆瓣上打出8.1高分,至今仍然是国产家庭伦理剧的标杆之一。
而时隔13年,《蜗居》导演滕华涛又带来了一部同题材新作。是它——
《心居》
和《蜗居》一样,《心居》同样聚焦于房子。
只不过时过境迁,围绕房子这个议题,剧集找到了全新的讲述方式。
一开头,外地媳妇冯晓琴(海清 饰)在菜市场买菜。
拿过店家递来的菜,顺手薅一把葱,足以彰显这位家庭主妇的不容易。
嫁入顾家十年,她以一人之力照顾公公婆婆,把家里收拾地有条不紊。
可如今,这个在外人看来只会买汰烧的媳妇,也有一个小小心愿。
那就是,在上海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为了达成这个心愿,她督促丈夫顾磊向姐姐顾清俞借钱。
与每天菜市场、厨房、学校三点一线的冯晓琴不同,顾清俞(童瑶 饰)是一位事业有成的都市精英。
职场上,她能力出色,收入不菲。
感情上,她不缺乏追求的异性,男友不合适就分手,俨然新时代独立女性。
然而,当冯晓琴将买房计划和盘托出,顾清俞却不愿意借钱。
原因居然是,她自己也要买房。
要买的可不是什么普普通通的经济房,而是动辄上千万的大豪宅。
面对顾清俞的婉拒,冯晓琴疑惑、生气、不满。
至此,姑嫂之间的矛盾逐渐浮出水面,两个天差地别的女人则因为不同原因,卷入现实的漩涡之中。
剧集卡司阵容亮眼,不仅请来了海清、童瑶两大“视后”。
而且,还有张颂文、冯绍峰、吴彦姝、姚安濂等实力派加盟。
当然,其中最令人惊艳的,还是“国民媳妇”海清。
从《双面胶》到《蜗居》。
从《媳妇的美好时代》到《小别离》,这已经不知道是海清第几次演媳妇了。
每一次,她都把角色的分寸感拿捏地极好。
《双面胶》中,精明算计的上海姑娘胡丽娟,与婆婆斗智斗勇。
《蜗居》中,做着中产阶级春秋大梦的郭海萍,为了买房倾尽一切。
《心居》中,海清则再度上演令人拍案叫绝的演技。
同样是刻画媳妇,她将冯晓琴这个角色演出了别样的生活况味。
既有小人物的市侩算计,也有作为一个家庭主妇的坚韧不拔。
当顾家的一众亲戚前来对她旁敲侧击之时,海清则用一场“舌战群儒”的哭戏,演活了人物。
相比于海清,另一位女主角童瑶的演技明显稍欠火候。
凭借《三十而已》中的顾佳走红后,童瑶的表演似乎落入了窠臼。
在本剧中,由她饰演的顾清俞处处带着顾佳的影子。
当然,角色本身的高度相似性,可能也是一大原因。
事业爱情两不误,人生开挂十项全能。
编剧笔下的顾清俞这个角色,本身就代表着对当代独立女性的某种描摹和想象。
可即便如此,童瑶的表演依然存在不足。
很多时候,过于僵化的表情,不适配的情绪呈现,都让人倍感尴尬。
《心居》在开播后收视率居高不下,但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口碑评价十分两极。
剧集的一大争议点,自然聚焦在海清饰演的冯晓琴身上。
在很多人看来,冯晓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私鬼。
嫁入顾家目的明确,首先解决了户口问题。
为了买房,要求丈夫找家人借钱。
后来,由于争执,冯晓琴执意离家出走,顾磊在阻拦过程中不慎跌下楼梯,一命呜呼。
虽然,在顾磊死后,冯晓琴逐渐自立自强,筹建敬老院,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但这依然无法阻挡观众对该角色的口诛笔伐。
另一个争议点,则是剧集仍有强烈的贩卖焦虑之嫌。
《蜗居》中,海清饰演的郭海萍曾说过这样的话:
为什么我们的人生和梦想都要拴在一个房子上呢?我们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盼都仅仅是一处房子,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太悲哀了?
十多年过去了,房价疯长,已然走过了黄金期。
买房的问题确实依然存在,但剧集的问题则是,为了凸显现实问题,而刻意夸张,强行制造戏剧冲突。
外地媳妇嫁本地人,铁定图谋不轨。
姑嫂之间,必须相互看不顺眼。
而且一个是精装白领,一个是家庭主妇,生生把反差感推向极致。
顾家人和其他旁支角色,也都“狗血”味十足。
于是,整体看下来,众多角色似乎没有一个省心的。
在以房子为母题的大框架之下,所有人撕扯、纠缠在一起,上演一出“群魔乱舞”。
《心居》和《蜗居》如出一辙,同样是时代缩影,同样戳中了大众的诸多焦虑点。
比如,买房难、姑嫂不合、都市人的婚恋和情感问题等等。
故事由现实困境出发的同时,还迎合了对当下女性议题的关照。
而从片名“心”“居”二字来看,剧集想要表达的主旨似乎再简单不过。
居者有其屋,固然是每个人城市漂泊者的梦想。
但如若无法让“心”安住,再大的房子也难以称之为“家”。
可惜的是,剧集终究是浪费了这样的立意和好题材。
即便是有海清、张颂文等演技派坐镇,《心居》还是被演绎成了一部令人如坐针毡的“狗血”大戏。
▼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