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国家的电影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文化底蕴,所以即便是同样的题材,拍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我们现在回想苏联,如果有一个字来概括印象,那就是“大”。庞大的国土、强大的军事实力、浩大的声势,就连拍电影他们也追求最大的场面。最具代表性的一部电影他们拍摄了5年、累计动用了59万人,成品长达427分钟。

光是看这几个数字,就知道投入与收益肯定不会成正比的,那为什么苏联要付出这么多去拍摄一部电影呢?

其实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时代背景。

苏联人历来拍摄主旋律电影都讲究庞大的规模,在其成立之初拍摄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这两部史诗大片,动用的‘群演’在那个时代也算很多的了。

这两部作品都曾经在各个社会主义国家播放过,或许上了年纪的人会记得那一句“列宁同志已经不咳嗽了”。这是他们早期宣传列宁的。

在二战结束之后,苏联为了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又拍摄了《攻克柏林》、《解放》等著名电影。当年基本上没什么特效,苏联是比较追求极致的,尽可能地还原了真实战场、也动用了正规军队,投入的资金非常大。

只不过这些电影大部分的中心点是为了突出二代领袖斯大林,比如说《攻克柏林》,这部1950年上映的电影未删减版长达五个小时,片中每当有什么重大决策,镜头必定给到斯大林,而且这些决策都是由他主导提出。

最艺术加工的一点是在影片将要结束时,斯大林乘飞机抵达已被苏联攻占的柏林,接受苏军的欢呼,朱可夫基本上没露面。

所以从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就能看出苏联电影中深深的时代烙印。

二战结束后,世界进入冷战格局,初期苏联由于战争受损严重,所以各个方面都不如美国,也忍气吞声了一阵。不过随着建设恢复,苏联开始与美国展开竞争,不管是经济、军事、航天、生活方面,双方都要表现出“自己是第一”的样子。

1955年美国与意大利联合拍摄了俄国名著《战争与和平》,女主角是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情爱片段占了很大篇幅,还在国际上前前后后拿了一百多个奖项,最关键的是这部电影还在苏联公映了。

这就让苏联人相当不开心,《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创作的壮阔史诗,属于他们的文化凭啥让美国人来拍?于是在1961年2月,苏联众多科学家、文化名人、军方将领联名向苏共中央写信,抱怨美国人窃取了他们的文化遗产。

苏共中央也非常重视,当然官方是不好以此去指责美国人的,所以他们就要拍出一部更好、更有意义、能盖过美国人的《战争与和平》。

苏联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从某种方面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因为这部电影关系到了国家的软实力以及脸面,当局批准了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可以动用全国所有的资源。

这部电影前前后后动用了59万群演,其中有一部分是自愿免费前来拍摄,而且很多群众把自己的私人物品捐赠出来供剧组拍摄,影片中大多珠宝都是通过这个渠道得来。

为了有时代感,全国大部分博物馆都提供出家具、餐具、装饰物、军刀、枪支等老物件,道具团队还制作了9000多套军服,3000多套平民服饰、符合那个年代的大炮等等。

那时候也没什么电脑特效,想要还原大场面就得靠真人来,在拍摄一场大会战的戏时,苏联动用了12万正规军队以及3万匹战马,导演为了达到想要的效果用了35天、前后拍摄了8次才满意。

总之为了尽大可能地还原,每一个细节他们都考虑到了,所以从开拍到上映整整用了5年、耗费了4000多万卢布。当时是苏联的上升期,卢布还非常坚挺,大约相当于如今的12亿美元,这真是个天文数字。并且他群演中有近30万是正规军,即便是我国后来的《大决战》系列人数也比不上。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成品长达427分钟,1966年一上映就好评如潮,同样也斩获了诸多奖项,一举盖过了美版,该电影也让世人看都了苏联的实力,这种力求完美、不计成本的方式,也只有苏联能够做到了。

1971年苏联再接再厉,又推出了一部总时长487分钟的《解放》,剧情由1943年对德反攻开始一直到1945年攻占柏林,战争场面相当恢宏。

只不过这时赫鲁晓夫已经批判过斯大林,所以片中斯大林的戏份较少,主要突出朱可夫。

之后的苏联陆陆续续拍摄过一些反应经济的电影,投入和场面同样还是很大,但是自从国际油价暴跌之后,苏联就改变了拍电影的方式,毕竟其经济的一大支撑点就是靠石油,没钱了面子自然也就撑不起来了。

所以说艺术很多时候也是离不开政治、离不开时代背景的,上述的几部影片中只有《战争与和平》不是苏联正经历的时代,因此没有过多的美化或丑化,文学价值非常高。

当年要不是美国先出一部,或许苏联也不会憋着股气创造出如此佳作吧。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