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意外,设定讽刺

一提到韩国犯罪电影,有三个点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个是拷问戏码的“疼”,韩国拷问戏总会花样翻新地折磨人,大锤砸手臂、修树剪刀剪手指、刀片切耳朵、钳子拔指甲。工具随手拈来不说,而且大都锈迹斑斑,钝刀子杀人,看着人揪心的疼。

第二个是犯罪者变态的恶意,让人寒毛竖立,脊背发凉,细思极恐。那种被塑造出来的恶意似乎胎里带,没有什么动机。之所以引起我们的恐惧,就是它从生活中高度提炼,是恶意的一个比喻和象征,所以让人印象深刻。

第三个就是讽刺,语不惊人死不休,什么都敢拍。

这部2012年的韩国电影《我是杀人犯》不仅完成了恶意的塑造,还捎带手儿把讽刺表现了。

渣手绘海报登场

——————剧透分割线——————

影片一开始,没有任何铺垫,不分青红皂白,就是一场小酒馆内打斗戏,我作为观众大脑拼命想要分辨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几轮拳脚之后,影片直接用一个极其血腥且残忍的方式告知我们谁是坏人。

事件节奏非常之快,凶手挟持人质之后赢得片刻喘息,毫不犹豫地残杀人质。

在所有人还在震惊之中,凶手已逃之夭夭。

但追凶者并未放弃,一段紧张的追逐戏牵住紧张的气氛,但最终凶手还是侥幸逃脱。

作为一个影片的钩子,可以说是出色完成了它的任务。

作为犯罪片,这部影片棋高一招的地方在于——事发后多年过去,凶手没有再犯案,警察也没有抓捕到凶手,几起连环杀人案直接过了诉讼期,这就意味着凶手脱罪了。

与《杀人回忆》不同,中间追踪者契而不舍的追查全都略过了。

这种讲述出人意料。

在这个信息密度还没有消化好的时候,节奏猛进,名叫李斗石的凶手居然主动出现,而且他还把自己作为杀手的亲身经历写成了书,借着话题和舆论,摇身一变,成为了畅销书作家。

对,这个情节很熟悉,凶手的真实原型就是日本食人魔佐川一政,他把自己杀人食人的自传写成了书并成为畅销小说家。

身负几条人命的犯罪者出书立传现身赎罪,迅速引起社会的大规模讨论。昔日的凶手一夜之间成了名人,还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团。

不得不说这种故事的安排真是讽刺。

昔日鲁迅先生说的“人血馒头”也就是这样了。时代变迁,吃人血馒头的人并没有变少,而且开始明目张胆,大张旗鼓,甚至有了自己至死不渝的拥拓者。

每一笔财富身上都背负着人命。

作为畅销作家的凶手俨然成为艺人一般,行程安排,公关方式,炒作噱头。

先是向受害者家属下跪,他选择了一个最低调发声的受害者.

之后向多年来一直抓捕自己的警官挑衅,发出一同登台参加电视节目的邀约。

其后媒体的举动也充满了讽刺的意味,为了追求收视率,不顾及所有受害者家属的心境,公然邀请凶手参加节目。

故事讲到这里,感觉上所有能量拉满,酒席已备好,就等着看谁来赴宴了。

果不其然,受害者家属里面有几位是不甘心这么算了的,他们组成了复仇联盟,要用自己的方式向凶手复仇。

当所有人都认定了,影片将会是一个道德困境的难题,最终走向一伙人要复仇,而警察要维护法制,用这种看他不爽又干不掉他的选择题去虐人。

那就低估了此片,在凶手几经惊险的生死之后,故事出现了反转。

一位神秘人出现并爆料——畅销书作者并非是凶手,而自己才是真正的凶手!

——————结局不剧透,总之不含糊————

故事反转之后,再回头去看之前人物的行动,你就会发现,之前有些让迷惑的举动是合理的。而且,表面上是复仇者和凶手的对立,其实是三方较力。

这让悬念的倾向和拉扯更扑朔迷离。

《我是杀人犯》还很成功的把一个社会问题装进了犯罪动作片的盒子里,是高明。

毕竟只看流氓打架,使出乾坤大挪移,西瓜刀酒瓶子搬凳子,即使打得再精彩,一直打,连看90分钟也会腻。

但如果只讲社会问题,那是新闻的工作和职责。

《法治进行时》为了让人知法懂法守法,都有设计吸引人的案件还原情节,何况电影呢。

所以剥掉动作片的外衣之后,我们会去思考。

盲目的粉丝,趋利的媒体,嚣张的凶手,无助的正义,悲痛的亲人,共同勾画出社会样貌的一角。

不是说如此,这个世界就是黑暗的;只是说,这个世界是有黑暗部分的。

作为公众人物没有起到良好表率,各种黑料,粉丝闭眼不瞧,公关团队疯狂带节奏洗白;

媒体为了点击率避重就轻,追随流量而非真相;

人设下的人物虚伪做作,吸粉丝的血;

英雄枯骨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

这些丑恶的事情的确存在,不是说我们选择不去看就没有。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们思考,就是为了让电影中的事情避免在现实中发生。

电影是句警语,当然它很可能来自现实。

你的支持是我分享好电影的动力。

如果觉得这号还不错,请关注,星标,在看,送花感谢!

公众号“电影药”,每天都期待遇见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