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3月18日)晚,浙江卫视综艺《王牌对王牌》开启了一次沉浸式读书会。节目邀请当代著名小说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作为“行业王牌”惊喜亮相,与“王牌家族”、嘉宾们分享阅读所能带来的思考与启迪,也带领观众深入感受书籍中的智慧。
在此之前,麦家几乎未参加过类似的综艺节目。虽然,《解密》《暗算》《风声》《人生海海》等多部优秀著作加身的麦家曾收到过很多知名节目邀约,但从启动公益性书店“麦家理想谷”,到开发“麦家陪你读书”微信公众号,这些年他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读书以及呼吁读书这件事上。这也和此次《王牌对王牌》的节目主题不谋而合,“我有一种义不容辞的感觉。”麦家谈到自己终于参加综艺的原因。
麦家表示,他希望通过《王牌对王牌》这样的大众平台,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书,同时号召更多人加入一起读书的行动中。“我受了很多读书的好处,我也希望这些书能够激励更多的人。”
麦家参加《王牌对王牌》。
——对话——
没认出来对自己笑的人是章子怡
新京报:此次参加《王牌对王牌》录制,节目组提前和你进行了怎样的沟通?是否有参与剧情设计或游戏环节?
麦家:我看了台本,剧情设计围绕我几部比较有名的作品展开,从《解密》《暗算》《风声》,最后到《人生海海》,以我的作品名作为每个单元的名字。这些设计真的是煞费苦心,既贴切,又好看。
因为我很少看电视,看电影比较多。说实在的,我在现场闹了很多“笑话”,一上台有一种“晕头转向”的感觉。以至于沈腾跟我聊天,喊我“师哥”的时候,我以为喊的是“诗歌”。我根本没想到是喊我师兄的意思。包括我上台时有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站在我左边,不停地对我微笑。我觉得她很漂亮,(还在想)这个人是谁,好像认识我。我后来才发现她是章子怡。
我完全大脑空白。中途我还被拉上去玩了一下传声筒游戏。我完全是蒙的。其中一个环节结束的时候,我还跟贾玲他们感叹,我说,为什么你们在台上这么如鱼得水、侃侃而谈、闪闪发光,我就背若芒刺?他们就笑。然后贾玲安慰我说是“术业有专攻”。后面我就慢慢适应了一点。
新京报:节目里沈腾说你是大他十届的师哥,这是你第一次知道这件事吗?
麦家:我知道沈腾是军艺毕业的,但我不知道他比我晚10年。我还以为他不只晚10年呢,因为他很年轻。
麦家在节目中玩传声筒游戏。
节目原计划签名送书,后来改写寄语
新京报:你在节目中送给“王牌家族”和嘉宾们每人一本《人生海海》,并且附上了不同的寄语,这在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这些寄语都有什么含义?你是怎么对应到每位嘉宾的?
麦家:这是我很认真准备的一件事情。当时节目组跟我探讨,让我送给他们一本书。最开始他们让我签个名就可以了,后来有人商量,能不能写下寄语,我说那我还是尽量适合对方的一些属性来想一些。像章子怡、贾玲、沈腾等,我就根据我的理解(来写)。像宋亚轩,我听到他要过18岁生日,我马上就可以判断对于一个人生刚刚开始的年轻人,我应该说什么。像华晨宇我也了解一些,他唱歌我也听过。我太太包括我的助理都会给我介绍他们的情况,有些寄语是我们共同讨论出来的。
宋亚轩诵读麦家题词。
新京报:你给宋亚轩写的那一句“青春正好,大有可为。有所不为,方可大为”, 这当中是否包含您对当下年轻人的期许?
麦家:年轻人“青春正好,大有可为”,这个其实是大家都在说的。但我更在意后面那句,“有所不为,方可大为”。年轻人的生活扑面而来有很多选择,很多人、很多事会诱惑他们。怎样去抵制诱惑,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这是每个年轻人面前的一道难题。所以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也是希望他们在面对生活诱惑的时候,多一点谨慎,多一些思考,也是多一点学习的余地。因为读书让人思考,当读书让自己有一点思想之后,在这个时代,你会更容易赢得胜利。我说的读书不是泛泛的,不是娱乐性的阅读,享受的阅读,或者浏览资讯、刷刷手机,而是带着思考去阅读。或者说做一些所谓“深度阅读”,就是带着思考去阅读,成长的阅读。通过阅读,让自己的内心积淀一些东西,让自己的内心被照亮。这样你会变得越来越自信,内心也会越来越诚实勇敢。
麦家和其他嘉宾一起分享读书体会。
新京报:当下综艺、影视剧已成为文学的另一重要传播途径,部分年轻人是在看了综艺或影视剧后,才反过来去看原著。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
麦家:这很正常,全世界都这样。我虽然从事写作,每天也在看文学书籍,但从来也没觉得每个人必须去读原著。个人更需要具备的是“文学精神”。这是一种和沉重、喧嚣的现实保持一定距离的力量——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无利而不往,心里要有情怀,要有理想,要有梦想。读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其本身就是各种艺术的母体,可以发酵成话剧、电影、电视剧,包括综艺节目。看优秀的电视剧、电影,也是读书的过程。读书不一定要读每个字,而是读一种相对而言比较诗意、比较美好的人生。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 佟娜 校对 王心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