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这个2022年开年已经快进入四月了,国产剧有好看的年代剧,悬疑剧和都市剧,但到现在都没有什么好看的古装剧,新播出的甜宠和偶像类古装剧质量都不太好,而且我们回想一下,现在的国产古装剧,这个也是古装甜宠类古装偶像剧占据主流。

曾经古装剧主流的历史剧和武侠剧都衰落得非常明显,而说到这个武侠剧和历史剧的话,中国观众的固有印象可能是港台擅长拍摄武侠剧,而内地擅长拍摄历史剧,两者调换过来就完全不擅长了。

然而这个答案可能恰恰相反,港台在早期擅长拍过历史剧甚至是历史片,内地在市场化过后拍摄的武侠剧也完全不比港台差,可能有些人不相信,我们看下去吧。

港台导演拍不出历史片?那是你没有看过这些电影

众所周知,香港武侠片一直就不擅长拍庙堂,现在更是被中国观众戏谑不管什么题材他都能给你拍成黑帮打架。这个主要是现在的中国主流观众对于港台文娱产业巅峰时代的印象,而这一代港台文化精英已经不擅长拍历史剧了。

这是历史环境的原因,但港台并不是一直不会拍历史,建国前后一帮民国文化精英跑去港台,他们那一代人还是有参与过庙堂的文化精英。比如金庸的武侠小说,虽然政治思想在内地文化精英当中非常幼稚,但也远比后来的香港文化精英强。

50,6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60年代末流行文化开始迅速发展。

在70年代左右香港文娱产业崛起,这些人物就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也就有了港台,特别是香港历史片绽放的一段时间。

香港电影导演当中的胡金铨虽然国学功底惊人,但他擅长拍的是武侠片,技术和审美对于后世中国武侠片影响深远;当时从内地到香港能拍庙堂的大导演也有,最著名的就是李翰祥,他拍过《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等等历史片。

而且,李翰祥还拍过一部号称中国版《埃及艳后》的《西施》。这部电影在当时投资很大,电影也兼顾历史和传奇,艺术和商业。缺点就是年代实在太早了,和他另外几部历史片一样,以今天的眼光看不足之处太多。

80年代,90年代迎来爆发,香港古装片各种尝试都有,但我们已经很少见到有历史片和历史剧了,特别是探讨中国古代庙堂政治的古装片,即使有历史背景的“黑帮打架”,香港导演已然无法突破历史环境带来的局限。

比如著名“飞碟帽四部曲”的李仁港,《关云长》《三国之见龙卸甲》三国,《天降雄狮》的汉朝和罗马,成龙的《神话》,《杨门女将》,徐克的《七剑》有点那个意思了,但表达也充满江湖打架的政治思想,水平比金庸水平还低。

港台到底有没有历史剧?港台和内地历史剧有何差别

2000年前后几年也有一些港台历史剧,但港台文化精英拍的历史剧和古装片一样,同样无法突破地理环境,文化传承和思想格局带来的禁锢,这个时候有些网友可能忍不了了,他们马上会提名一些电视剧。

比如《寻秦记》《洛神》《楚汉争雄》《金枝欲孽》《洗冤录》等等。

这些剧和内地观众眼中和历史剧完全不搭,这些剧也都是港台擅长背景放在历史,内容各种现代化解构的戏说剧或者类型剧,内地观众要求的那种历史思辨,反映严肃历史的作品是写不出来的。

这个还是港台因为历史环境发展,最终反映到了流行文化表达上面。

港台导演在60,70年代还有一些能拍历史剧的导演,这个8090年代是港台经济发展的巅峰,文化产业虽然也是巅峰,但是文化作品表达上面就已经弃“历史”而去,90年代初有一部两岸三地合作很有代表性的剧叫《戏说乾隆》。

这个作品就奠定了港台导演拍历史,只能走传奇戏说和都市解构的路子。除了港台本土的古装剧,2001年内地市场更加开放过后,港台文化精英是有北上内地市场拍历史剧的,内地提供场景,投资和演员等等。

港台导演也拍了一些合作的历史剧,但生活环境带来的观念认知已经固定。港台导演拍了一些接近的作品,但终究还是拍不出内地观众印象中的历史正剧。

电视剧导演当中最接近的应该是03版《射雕》的导演鞠觉亮,他后来拍了《新水浒传》和剧版《十月围城》,水平已经超过大多数港台导演。另外还有几个港台导演有类似的作品,但是整体水平逊色吧。

这个时间段古电影则首推陈可辛导演的《投名状》,这是新时代香港导演当中最具有武侠,战争,庙堂政治的神作,相比之下吴宇森的《赤壁》除了战争场面,古代历史基本上一文不值的。

最后,不管是港台古装剧还是香港古装片,除了《投名状》其它古装片在“历史”表达上都不行。哪怕同样的题材,内地古装剧在古代政治的认知和表达上面,确实远远不是港台古装剧能比的。

比如《金枝欲孽》就和《甄嬛传》相似,却远没有后者历史的深刻。《洗冤录》和《大宋提刑官》是相似的,但《大宋提刑官》里最后的宋慈斗倒刁光斗的那场历史戏,最顶级的港台导演和编剧都写不出来。

张纪中金庸剧和tvb金庸剧哪家强?金庸早告诉了我们答案

内地历史剧强是很好理解的,这个作品都是生活环境导致的认知的差异,历史剧有多强相信不用讲了。这里说说回内地武侠剧,内地因为前三十年的环境,整个社会是没有武侠的环境的,这个都没有金庸古龙这样的武侠小说家。

内地真正迎来武侠诞生的风潮,还是80年代开放后,这个香港导演张鑫炎来到内地拍摄了《少林寺》。

这部作品是直接开创内地武侠片和武打片的风潮,但李连杰后面的少林系列都有香港电影精英参与,最重要的是因为当时内地影视产业没有发展起来,像李连杰,赵文卓这种人才都是被内地挖掘到了香港发展。

内地后来拍的武侠片也不少,质量也不低,有些顶级作品都不输香港武侠片了。而且主要是结合内地重历史的一种武侠片,可以说给武侠片开创了另一个路子。

比如于承惠的成名作1988年的《黄河大侠》,也有香港导演张鑫炎参与,但是历史部分可能是另一个内地导演张子恩的功劳(《宰相刘罗锅》导演),整部电影里的朝堂大乱带来的生灵涂炭,江湖大侠和历史人物的描述,明显和香港武侠片不同。

这个内地导演张子恩,1986年拍了一部电影叫《神鞭》,可以说是内地武侠片的先驱。

90年代内地也迎来武侠片的巅峰,比如那一部反向影响香港武侠片的何平的《双旗镇刀客》,可以说是最具有古龙武侠片精神的电影之一。其它还有像《东归英雄传》等作品,但整体逊色香港武侠片不少。

然后就是内地武侠剧了,这个内地武侠剧当中投资最高,明星最多,规模最大的当属张纪中版金庸剧,而张纪中金庸剧里《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神雕侠侣》是拍得最好的几部长篇武侠,此后的《鹿鼎记》《倚天屠龙记》好评就不多了。

当时播出的时候观众因为熟悉tvb版武侠剧,张纪中版的争议比较多,但是现在差不多20年过去了,张纪中的几部长篇武侠剧是公认的tvb武侠之外,这个版本走出了更还原原著,真实风景,明星云集,大气磅礴的另外一条路子。

这当中《天龙八部》又是公认的巅峰,在去年于荣光版《天龙八部》上线后,现在年轻一代观众那里甚至开始出现压倒黄日华版的趋势。

当然,谈到张纪中长篇武侠剧和tvb版武侠剧的比较,这个各自的受众肯定争吵不断的,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大陆有一版武侠剧的质量和口碑完全是胜过港台的,那就是金庸中篇小说改编的武侠剧,不止是胜过甚至可以说完全吊打港台版。

张纪中版《碧血剑》,质量极高名气却太小,然后就是《侠客行》和《连城诀》。

我们现在谈到这三部武侠剧,观众记忆中都只有内地的这三个版本。同样是无论是制作水平,演员代表的角色,再到故事剧情还原原著和改编,港版可能就《碧血剑》江华的金蛇郎君出众一点,其它方方面面都是完败。

内地这十年间还有一些优秀的武侠剧,这里就不举例了。

港台拍不好历史剧,内地拍不好武侠剧?都输了

这个两岸三地电视剧擅长都是和历史环境有关系的,如果只说武侠剧和历史剧的话,因为历史环境各自拍出擅长的作品吧!这个主要看评价标准是什么。

比如历史剧上,港台擅长的就是戏说剧和解构剧,肯定不是内地观众眼中历史正剧的对手;但转念一想,港台也拍出了内地一向不太擅长的戏说剧和解构古装剧作品,巅峰时期也有很多拿得出手的作品,比如《戏说乾隆》和琼瑶的《还zhu格格》等等。

比如武侠剧,因为观众受到港台武侠更深,那边积累确实也更深厚。但还原原著和大气磅礴的内地武侠剧,一直也不是港台导演拍得出来的(极少数有),它也走出了港台武侠后的另一条路子,优秀作品同样很多。

最后,现在每当谈到这个话题,网友会为哪个更会争吵不休。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武侠剧也好,历史剧也罢,这两个两岸三地曾经擅长的剧种在2010年后“流量经济”时代都迎来了衰落,现在衰落到不忍直视。

毕竟2022年马上进入4月份了,一年都差不多度过三分之一。结果国产剧没有迎来任何一部高质量古装剧爆款,不是武侠剧不是历史剧,而是一部古装剧都没有。当然武侠剧,历史剧和国产古装剧的衰落。

这就是国产影视剧产业发展的另一个话题了,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