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一直搞不懂:曾经有一段时间,为啥韩流会在中国风行?因为我看过一些韩国电视剧和电影,感觉咋咋呼呼,虚张声势,没有什么底蕴。

在2000年代初,韩流曾经在中国大行其道,不管是韩国的化妆品,还是韩国的电子用品,或者是韩国的服饰,乃至韩国的影视作品,韩国的歌星艺人等等,在中国都非常流行,中国出现了很多哈韩一族,日媒曾经报道称:中国韩流粉丝超3000万,占世界第一,占全球哈韩人数一半,当然这些人都是一些肤浅无知的年轻人。

韩国有不少男艺人都是追求“精致”的。结果追求 过分,都变成了娘娘样,而中国一些艺人也模仿这些韩国艺人,结果也把自己整成了不男不女的流量小鲜肉,却也大受欢迎,比如鹿晗,什么洋,什么徐坤,把自己整得像个女人,带着耳环,涂脂抹粉,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讲:实在是标致极了。

这种变态的审美观正是来自韩国,受韩国的影响。

记得2000年左右,我在青岛工作,青岛有很多的韩国人,大约有七八万的样子,这些韩国人多数都居住在当时青岛的“乡下”——城阳区,这里是距离青岛市区最偏远的一个区,过了城阳就是即墨了。当时这里聚集着很多韩国人,主要就是做小买卖,比如说开个韩国料理店,开个韩国美容店,或者开个韩国化妆品店、韩国小商品超市等。

虽然都是做小买卖,但是这些韩国人却心气儿很高,觉得自己比中国人高出来一等,因为这些韩国人觉得自己是当老板的,从当地找了几个中国人给他们打工,所以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且在这些韩国人的眼里,韩国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中国所有的商品都不行。

他们有时候回国,会给店员带来一张几块钱的韩国电影或者歌曲DVD,觉得这种东西在中国是无价之宝,他们觉得他们一点小小的小恩小惠,都是一种莫大的施舍。

为什么韩国人会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因为很多韩国人看到,不少中国人跑到韩国去打工,都是当打工仔,而韩国人跑到中国来多数都是做老板,所以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但是他们却没有看到,中国只有最穷的人才会跑到韩国去打工,有钱人是绝对不会去打工的。而韩国都是比较有钱的才跑到中国开个小店,没钱的连饭都吃不饱,是开不起店的,所以也不会来中国的。

但是他们没有看到,中国有钱人到底多厉害:仅仅一个许家印,就欠了银行接近2万亿的贷款,这样的大手笔,是这些韩国人打死都不敢想的事情。

而且韩国人无知也就罢了,肤浅也就罢了,关键是他们还非常傲慢,比如说为了去“汉化”,韩国把所有带有汉字边旁部首的文字全部都去掉了,改成了奇形怪状的韩国文字,而且把汉城也改成了莫名其妙的名字——首尔,还厚着脸皮把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说成是韩国的。一些艺人还在节目中丑化中国人,这让我们看到的,就是一群无知而且肤浅还傲慢的人。

韩国艺人的肤浅让很多网友留下深刻印象,比如韩国某男团成员河东勋辱骂中国短道速滑夺金的ins,中国姑娘穿着中国朝鲜族服饰参加奥运仪式,韩国网友就叫嚣“中国觊觎韩服文化”,这是何等地肤浅和无知?而且参见冬奥会比赛,当各国运动员都在盛赞中国的饭菜都时候,只有韩国运动员在装波一,进行各种吐槽,显得自己很高贵一般。

而且韩国一些化妆品和服饰,也把一些不好的投放到中国市场,一些服装甚至是韩国人穿过扔掉了,而就连三星手机也出了质量问题,对中国消费者也是区别对待,让中国消费者无法得到正常的售后保障。这些我们都可以忍,最不能忍的是他们侵害中国人的利益,比如说不顾中国网友的反对,跪舔美国人,在韩国安装了萨德反导弹系统,而且还心安理得。

而且随着国产商品不断丰富,国产文化不断发展,很多网友慢慢发现,其实韩国的大多数商品——不管是化妆品、服饰还是电子产品、汽车、美容产品、食品等,都并不比国产的好,价格还死贵,而韩国的影视剧也都比较肤浅,靠咋咋呼呼过度表演来吸引人,没有多少内涵,也没有多少思想性、艺术性。

现在,韩流在中国已经退潮,只有极少数智商特别低的人还在哈韩,但是韩国人的傲慢和肤浅却还在持续,看看最近韩国人的所作所为,莫非无知者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