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住在上海的另一端,平时我去西南角看电影的时候并不多,对于上海影城的大部分记忆,都来自电影节。
最近上海影城“返厂大修”,借着周刊做报道的机会,采访了几位新朋旧友,他们无一例外都是影城的老朋友,相识了起码有半辈子。
正文中并未来得及展开的,还有身边的一群影迷朋友——他们虽然年纪不大,对于影城的感情却也不浅。
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民间还有一个称谓,叫“上海小龙虾电影节”——之所以得此昵称,是因为每年电影节期间也正是小龙虾上市之日,赶完一天的电影后,影迷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剥剥十三香小龙虾,聊聊今天看过的电影,这才算一天完美的结束。
犹记得电影人程青松是每来电影节必去寿宁路的,当年的小龙虾一条街,是他呼朋唤友之地,也发过短信给我:晚上寿宁路吃小龙虾,来吗?
当年藤井树还是影评人,看完电影也是先新华路金锚传菜走一波,再昌平路吃吃小龙虾——那家的龙虾白鳃肉弹,店主是个台湾人,可惜第二年再去就结业了。
常驻北京的记者朋友来上海电影节做专访,也一样约在小龙虾馆,从曾经流行的复茂吃到后来的沪小胖,半夜三更都要等位,很多人在聊电影,有的人还跟我看过同一场同一部。
还有的朋友,忙到没空一起吃小龙虾——他们每到电影节,手里就握着一把电影票,如同扇面徐徐打开。真不知道在一票难求的电影节,一个人是如何发动群众抢到三四十场票的,也不知道每天赶四五场电影、连续十天下来,是什么感受。他们累并快乐着,即使没有时间吃小龙虾。(阙 政)
评论已关闭!